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6%的受访者会频繁接触网络用语,66.9%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57.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62.1%的受访者建议将有意义和创意的词汇收进词典。(7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词典作为工具书,其作用就是我们有不懂的词汇,从中可以查询到其含义。从这一点上讲,网络词汇当然应该收进词典,因为网络词汇也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语言,也需要词典进行解释。
不过,传统词典的修订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比如我们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的修订时间是在2012年。这样的修订频率,显然跟不上网络词汇的产生速度。
另一方面,网络词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速生速死,现代网民也容易喜新厌旧。前几年天天挂在人们嘴上的网络潮词,过几年可能无人使用。这就很可能会造成,当下正在流行的词汇在词典上查阅不到,而词典上收录了的词汇,却已经被淘汰不用。
所以,“网络词汇进词典”应“从长计议”。对于那些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已经成为了日常用语的词汇,当然可以大大方方地收入词典。而对于新出的网络词汇,则需要设定一个“考验期”,考验合格再予以收录。否则,如果见新词就收入,很可能会跟在流行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费力不讨好。
将网络词汇收入词典,除了释义这一基本功能之外,更多的是体现词典对现代汉语的规范作用。将那些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并在实践中证明具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收入词典,既体现词典的权威性,又体现词典的实用性,才是最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