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克里16日表示,美愿意为土耳其调查15日未遂军事政变提供协助,但有关对美在这次政变中扮演任何角色的暗示或指责都完全不实,会损害美土双边关系。
土耳其15日晚突发军事政变。土总理耶尔德勒姆16日说,不包括政变军人在内,这次政变已导致至少161人死亡、1440人受伤。土政府随后指责流亡美国的土耳其人费图拉·居伦是政变的幕后主使,并要求美政府将他引渡回土耳其。
美国务院随后发表声明说,克里16日与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通了电话。恰武什奥卢向克里通报了土耳其最新局势,强调土政府依然控制着所有政府机构。
克里重申美支持土耳其民选政府,但他同时敦促土政府在调查这次未遂政变主谋的过程中“保持克制,并尊重适当程序和国际义务”。
双方还讨论了土耳其作为北约盟友和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联盟关键成员的重要性,强调需要重点确保土耳其继续为反恐行动提供支援。
土耳其当天关闭了该国南部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的领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从该基地对“伊斯兰国”发动的空中打击行动被迫中止。
虽然土耳其和美国同为北约成员国,但两国在叙利亚内战以及如何对待叙利亚库尔德人组织等问题上一直存在尖锐分歧。
何人发动政变?
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16日指责流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宗教人士费图拉·居伦是此次政变的幕后策划者,理由是其领导的“居伦运动”成员也参与到此次政变中。居伦对此予以否认。
按照埃尔多安的说法,土耳其军队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听从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指令”。同一天,土耳其司法部长贝基尔·博兹达接受电视采访时说,“居伦运动”成员被发现参与这一政变。对此,居伦在一份简短声明中坚决予以否认,并以“最强烈方式谴责”这次政变。“对一个在过去50年的多次政变中受到伤害的人来说,被指控与这种(政变)企图有牵连尤其让人感觉受侮辱。”居伦说,“我以最强烈方式谴责土耳其发生的政变企图……政府应该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而非武力来取得胜利。”
居伦现年75岁,1999年移居美国“自我流放”。迄今,这名宗教人士的组织在土耳其警察、安全机关、司法系统等国家机构有相当大影响力。
法新社报道,居伦早年一直是埃尔多安的亲密盟友,但其在土耳其媒体、警察和司法系统的广泛影响力让埃尔多安越来越生疑,两人此后分道扬镳,居伦移居美国后深居简出,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土耳其政府先前多次指责“居伦运动”企图推翻土耳其现政权,但遭到后者否认。
土耳其为何多发政变?
据报道,从1960年以来,不算15日的政变,土耳其已经发生至少6次军事政变,其中包括4次成功政变和2次未遂政变。政变多发导致政局动荡,也给土耳其的国家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人们不禁要问,土耳其为何政变多发?
政治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土耳其发生革命,其领导人是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因此这场革命被称为“凯末尔革命”。
这场革命中诞生了土耳其共和国,而军人一直在共和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军队实力强大。该国被誉为西亚和中东地区除以色列之外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其军队被认为是北约第二大常规部队,总兵力约60万。强大的军事力量一直不甘于置身政治生活之外,这是土耳其屡屡发生军人干政甚至军事政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宗教原因
土耳其的绝大多数国民都信奉伊斯兰教。凯末尔建立现代土耳其之后,严格执行政教分离,军人也成为政教分离政策的坚定捍卫者。但是,由于文化和历史传统,宗教对土耳其政治生活的影响一直很大,一些政治人物在成为国家领导人后,或明或暗地企图把一些宗教教义引入施政纲领,从而引发世俗开明派与宗教保守派的斗争。这是导致土耳其多次发生军人干政甚至军事政变的另一个原因。
文化原因
土耳其国土的大部分位于亚洲,而且其历史和文化都有着浓郁的东方色彩,但是很多土耳其人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欧洲国家和西方世界的一员。这种情况也导致土耳其的政治倾向经常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摇摆不定。一旦国家政策向某一个方向过分倾斜,就有可能导致政局混乱,这个时候,土耳其军队往往会介入发挥作用。
政变“短命”有何必然性
当地时间15日晚,土耳其突发军事政变,首都安卡拉、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均发生爆炸和激烈交火。总统埃尔多安不得不中断假期,紧急从西南部度假地飞往伊斯坦布尔。局势在不到一天时间里得到控制。分析人士指出,埃尔多安并没有因此次政变动摇地位,反而可能获得了巩固其统治的良机。
此次政变的发生具有一定必然性:首先,埃尔多安和军队的矛盾渐深。埃尔多安掌控的正义与发展党(正发党)是伊斯兰政党,包括军队在内的世俗力量认为埃尔多安以及正发党正引导国家偏离世俗化方向,对此深怀不满。其次,自视为土耳其世俗政权和宪法秩序保卫者的军队在土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曾多次发生过军人干政甚至军事政变。此外,近期土耳其安全局势不断恶化,恐怖袭击频发,库尔德问题越发严重,埃尔多安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的意图更是遭到诸多质疑。
但政变的“短命”同样具有一定必然性。
首先,土耳其政局今非昔比。正发党经过十多年的执政,在土耳其政坛的地位不断增强,也有着较强的民意基础。
其次,政变在军队内部并未得到一致支持。埃尔多安在与军方多年的博弈中,策略日益娴熟,尤其是军队中反对埃尔多安的高层将领几年前基本已被清洗。对比历史上几次成功的军事政变,此次发动政变的只是“一小撮”军官,并非军队主流力量,缺乏缜密的谋划和强有力的领导,军队内部没有形成合力。
第三,土耳其社会对军人干政的接受度逐渐降低。随着土耳其经济的发展,土耳其民众逐渐习惯于文人政治。此次政变不仅遭到了民众的反对,就连反对党也纷纷表示谴责。
此外,土耳其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也不利于政变成功。政变发生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谴责政变,呼吁支持民选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变充分暴露了土耳其军队内部分歧,也给了埃尔多安进一步“肃清”军队中反对者的理由。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政变失败后,军方在土耳其国内政治领域的影响力可能被终结,埃尔多安政权将获得更多民意支持。近年来,埃尔多安一直在寻求扩大总统权力,此次事件后,在从内阁制转向总统制、修改宪法、进一步限制军方权力等方面,他都将占据更大优势。
还有哪些国家政变多发?
和很多东南亚国家一样,泰国的军人政治长达几十年,有着军人干政的传统。在此期间,发生军事政变的次数几乎与民主选举一样多。从1932年起,泰国共发生了二十四次政变,其中军事政变十七次。军人直接执政八次。截至1992年的六十年时间里,泰国政府有五十一年被控制在军人或者军人背景的政治家手里。
从表面来看,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行的是美式民主体制,但本国的经济发展基础、民众教育水平等远远达不到实施西方民主的基础要求。其次,政局不稳以及经济踏步不前也使得政变频繁。菲律宾8500万人口的近一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个国家所谓的民主也只是有钱人的民主,普罗大众的民主权利则无从谈起。在泰国,由于他信家族向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出售大部分股权,反对派组织要求他信下台。他信宣布解散国会下议院,并重新举行大选。然而,由于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是泰国第一大党,选举不能充分反映民主,因此,尽管他信获胜,但大选仍被法院以“存在舞弊行为”宣布无效。泰国政治局势再度陷入泥潭。
可以说,经济、民主基础薄弱,政治体制不健全,以及军队干政的传统是引发动乱的直接导火索。
与大多数中东国家的现代化一样,埃及的现代化也有一个主要特点是政治变革引导经济变革。中东社会变迁先是从政治层面展开的。中东各民族国家的建立,基本上采取了先进行政治变革,即夺取政权,取得独立自主发展的条件,然后进行经济变革,通过经济变革巩固政治变革的成果。 综合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