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20国 女性“掌舵”
2016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当今20国 女性“掌舵”
至今已出现182位 女性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卡梅伦及家人离开首相府
 

英国迎来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特雷莎·梅,一时女性领导人备受关注。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至今已经有近8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过182位女性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其中,圣马力诺拥有女性元首及首脑的人数最多,达到17位。瑞士和新西兰紧随其后,也出现过7位女性元首及首脑。

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开始,女性领导人频现。而2011年以来的近6年间,已有49任女元首,较2001-2006年相比,多了19人。目前,有20个国家的领导人为女性。

此外,182位女性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174人信息相对完整。记者统计发现,女领导人就任时的平均年龄为53岁。40-60岁是仕途的黄金年龄。

目前,G7国家中只有一位女性领袖,即德国总理默克尔。但英国媒体盼望着,明年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举行的G7峰会上,会出现三大女领袖:德国的安格拉·默克尔、英国的特雷莎·梅和美国的希拉里·克林顿。

在英国媒体看来,默克尔、特雷莎和希拉里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们都很权威、很坚韧,拥有比对手更漂亮的履历,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在乱局下显得安全、靠谱——恰恰是在暴风雨中摇曳的舰船最需要的那种掌舵人。

罗格斯大学美国妇女与政治中心主任黛比·沃尔什说:“这不是什么疯狂的事情,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刻。坦率地说,就凭两名女性成为(美国和英国)处于领先的候选人这一事实,而且她们甚至都有可能当选,本身也是历史性的。”

如果最后真的有两名、三名甚至更多女性坐在下一次峰会的会议桌旁,沃尔什认为那样一幅画面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对女性是否有机会担任全球领导职务的看法。她说:“这可能打破我们对于谁可能成为世界领导人,而且成为很高很高级别领导人的印象。”

英国首相换人了! 还有个新职位,脱欧大臣

特雷莎·梅入驻首相府后立即任命她的内阁核心成员。原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伦敦前市长、“脱欧”公投中“脱欧”派领袖之一鲍里斯·约翰逊接替哈蒙德出任外交大臣,原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安伯·拉德被任命为内政大臣,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留任。这是英国内阁中最重要的三个职位。

除此之外,英国内阁还首次出现两个新的职位,负责脱欧事务的大臣和国际贸易大臣。

现年67岁的戴维·戴维斯作为支持脱欧方的一位领导人,被任命为负责脱欧事务的大臣。上世纪九十年代,戴维斯曾在约翰·梅杰(1990-1997任英国首相)手下任欧洲部长。2005年,他是保守党领导人选举中的领跑人,但后来输给了卡梅伦。利亚姆·福克斯将出任国际贸易大臣——一个新设的用于加强与非欧洲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关系的职位。据悉,福克斯强烈反对英国亲近欧洲。

中英关系将受何影响?

在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哼着歌辞职后,英国于当地时间13日迎来了史上第二位女性首相——特雷莎·梅。

现年59岁的特雷莎·梅在保守党内处于主流,党内支持率很高,虽属留欧派,但能得到“脱欧”和留欧两派的共同支持;另一方面,她同样以撒切尔夫人式的“铁娘子”形象闻名,作风硬朗,曾在移民政策上态度较为严厉。

特雷莎·梅上任后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对中英关系又有什么影响呢?

公投结果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保守党内部的分裂,也是整个社会的分裂。如主张“脱欧”的多为老年人,更顾忌眼前的医疗福利,而主张留欧的更多是年轻人,更看重欧盟未来所带来的机遇。而且在“脱欧”派的宣传鼓动下,英国的民粹主义进一步抬头,带来的则是整个社会的碎片化。同时,伴随公投结果的还有英镑和英国股市的暴跌,伦敦金融中心地位受到冲击,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对特雷莎·梅来说,问题的解决远非一日之功,当下稳人心仍是首要之举,这也是她暗示将不会急于正式启动“脱欧”申请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特雷莎·梅的任务就是与欧盟就英欧关系展开谈判。按照程序,英国将在两年内与欧盟进行协商,直至达成新的英欧关系条约,并应得到欧洲议会半数以上批准和20个以上成员国同意,如需要可申请延长。目前看,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英国希望保有金融业进入单一市场的便利,但不希望接受移民;欧盟则坚持单一市场人财物自由流动原则,其中缺一不可。目前看,英欧虽都希望能尽早达成协议,以平复外界猜忌和市场波动,但如何相互妥协,不但需要欧盟去平衡取舍,也更考验这位新首相的智慧。

对特雷莎·梅来说,除了要处理公投留下的“烂摊子”,剩下的恐怕就是要考虑如何持续发展经济,为退出欧盟的英国寻找出路。正如她所言,“脱欧”已是事实,不会有二次公投。或许她过去在任内政大臣时曾对移民和留学生持强硬立场,但无疑中英关系正处于“黄金十年”,中国对当下的英国来说更多意味着伙伴和机遇。而且,离开了欧盟的英国,也将有更大的自由度,中英经贸关系短期虽不免受一定冲击,但长远看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英的一大共同点是,都倡导自由贸易政策。未来,中英之间的自由贸易可能是双方关系的一大亮点。身为新首相,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她也必然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综合央视、《法制晚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