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救国安邦真理”
——吴玉章的革命故事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这是毛泽东同志1940年1月15日在中共中央为吴玉章补办六十寿辰庆祝会上的一段话。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
1878年12月30日,吴玉章出生于四川荣县,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20世纪40年代,吴玉章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延安五老”。建国后吴玉章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为新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吴玉章一生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从参加同盟会到解放战争,始终战斗在革命第一线,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奋斗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1960年5月,年逾8旬的吴玉章写下一首自励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教育事业,真正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 据新华社
吴天祥:“共产党的干部
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何谓国家“脊梁”?在鲁迅眼里,“埋头苦干的人”是其中之一。
吴天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任何岗位上都以为民服务为本,以默默奉献为志。
日前,记者采访吴天祥,地点如旧——武汉市武昌区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那天,吴天祥和往常一样,早上6点多钟就赶到了他退休前工作多年的地方。
年过7旬的吴天祥退休10多年了,但闲不下来,每天坚持接待信访群众,走街串户,为人解难排忧。
1990年,吴天祥担任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数年间,他接待上访群众万余次,处理各类问题近万个。他还数十次义务献血,4次跳入长江救人,先后照顾过26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识了300多个“穷亲戚”……
“民之难即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吴天祥诠释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服务与奉献。
上世纪90年代,吴天祥先后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在吴天祥心里,从无“在职”、“退休”之分,“为人民服务”当为永远的本分。退休后,吴天祥的助人故事仍在延续。
吴天祥的退休工资并不是很高,但他每月都要拿出数千元,资助一些家庭、生活、工作或者学习遇到困难的群众。
始终如一的奉献和付出,在退居二线以后,吴天祥又被评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记者日前采访吴天祥,问及何以坚持这样做,他说:是出于对党的感恩之情。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