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2点左右,一名80多岁的老太太在北京劲松北社区内被发现,该老人已去世多日,尸体被发现时有异味。据附近邻居称,老人无儿无女,自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在此,平时并没有什么大的疾病。(6月19日《京华时报》)
独居老人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事情,在全国多地都发生过。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让人感到很痛心,为逝者,也为将来的自己。人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如果“我”是那位老人,濒临死亡的时候,没有亲人相伴,没有旁人相助,“我”会何等的孤独、恐惧,即便是“安详”地死去,“我”也不愿意“孤独地死去”。
毋庸置疑,老龄社会的到来,有更多的老人需要照顾。他们或许与子女共同生活,或许与子女分开住,或许膝下无子女过着独居生活,或许子女早逝而独居,或许在养老院里……无论何种处境,他们都应该享受安详的晚年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更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这也是家庭子女与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子女尽孝、社区尽情、政府尽责、社会尽力至关重要。这其中,子女是关键,再忙再累再烦,也不是不尽孝不陪父母的理由;提供快速、便捷、贴心的服务,尤其是情感上的慰藉是社区“尽情”的最好定义; 政府“尽责”,就是在保障老人权益上增加更多的筹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养老倾斜;社会尽力,自然是动员社会力量,由社区内或者志愿者,和独居老人结成对子,做到“精准”关爱老人。
同时,最主要的是独居老人能够走出家门多和邻居交流,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自己的心灵不独居。自己的心扉敞开了,“心灵空巢”就会远去。
逝者已去,期许独居老人“独亡”的悲剧,别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