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体育老师的根艺寻梦路
带着父母上大学 “我们仨”毕业了!
六旬长子当“主妇”照顾九旬双亲
3上一篇 2016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六旬长子当“主妇”照顾九旬双亲
他称,叫声爸妈,有人应答就是一种幸福
 

□ 张敏 杨鸿雁 星级记者 俞宝强

双亲都已老了,妹妹生活不能自理,亲情近在咫尺,63岁的长子余本德放弃工作,主动搬到父母家中,每日悉心照顾家人,曾经“大事不管,小事不理”的他,已经成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服侍二老的“家庭主妇”,日子看似枯燥,但余本德觉得,“叫声爸妈,有人应答就是一种幸福。”

父亲节前夕,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来到这个家庭,倾听属于他们的榜样故事。

六旬长子辞职照顾九旬双亲

在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拐岗社区,每天早上5点多,余本德就要早早起床,煮好一锅稀饭,系上围裙,拖地擦桌,买菜择菜。 一个年逾六旬的大男人怎么做起了家庭主妇的活?左右邻居都知道,余本德之所以这么任劳任怨,都是为了上了岁数的父母和妹妹。 余本德是家中长子,兄弟姐妹共6个,在那个艰难的岁月,父母靠着种田含辛茹苦养大一家人,命运多舛的是,最小的妹妹得了脑膜炎,失去了表达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就跟父母住在一起。 如今,除了妹妹外,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立业,“为了照顾妹妹,父母仍跟她住在一起,妹妹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全靠父母帮衬着。”余本德说,父母很体谅其他子女,情愿自己受点累。2013年,父母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能照顾好父母和妹妹,家人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花钱雇保姆照顾,其二就是子女轮流来照看。 那时的余本德还在小庙工业园里当一名保安,每个月还有2000多块钱的收入,看到年迈的双亲照料自己都很困难,还牵挂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决定辞职全心全意照顾父母,“你们都忙,大家也不要再争了,我是长子,会尽最大努力把二老伺候好,让妹妹衣食无忧。”

围着锅台转是他每天的生活为了当年那句承诺,余本德放弃了很多,他带着铺盖住进父母家中,每天做着家庭主妇的活。 早上煮好稀饭时,父母还没起床,他就要出门买菜,还得变着花样跟着老人的口味走,“因为都有高血压,做菜也得少放盐。”父母和妹妹起床后,余本德忙前忙后,抢着挤牙膏、倒上热水。 吃过早饭,父亲就要驾着电动轮椅出门溜达一圈,余本德就推着母亲在小区里散散步。这几年,老人身体差多了,每年都要住院,一遇上住院,余本德更要辛苦一阵,瘦上一圈。邻居都说,“父母生病,儿子掉肉。”对于妹妹而言,因为没有饥饿感,也不知道吃多少才是个饱,就靠余本德每天把握好饭量让她吃饱吃好。 到了11点,余本德就要钻进厨房,忙活一个多小时后,四菜一汤的午饭端上桌了,对他而言,自己过去从没下过厨房,但为了照顾好父母,慢慢跟着别人后面学习,“用点心就好了。”父母牙口不好,对饭菜要求也比较简单,只要清淡、易嚼、易消化,就拿煮饭来说,他家的电饭锅一直是倾斜着,一边高一边低,“这样就是为了水多那一面饭稀烂,水少的干稠一点,稠的喂给妹妹吃。”生活中的无微不至,让爱在平凡点滴中慢慢积累。 在长子的悉心照顾下,老两口晚年生活添色不少,妹妹状态也有了好转。叫声爸妈,有人应答就是幸福老父亲余本苍今年93岁,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一言一行为子孙后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余本德回忆,多年前村庄赶上征迁,有的村民对赔偿事宜不认可,而余本苍把子女喊到一起,开了一个短会,“这年头钱是重要,但没有情重要……如果钻到钱眼里,情自然就淡了。”余家人带头搬迁,没多要过一分钱。当看到身边有人为了多要赔偿款和房屋面积,家人反目成仇时,子女突然开始佩服起老父亲的先见之明,不知不觉中把老父亲当作榜样来看待。余本德也用行动感染着家人,去年8月份,儿子余跃在安医附院体检时,撞见有小偷行窃被发现殴打患者的一幕,他主动上前制止,为了抓贼,他在混乱中摔伤了胳膊,“做完笔录后,就回医院打了石膏,最后患者的家人来感谢,我们才知道这事。” 为了照顾父母和妹妹,余本德自己的家庭却很少有顾及,重担都落在老伴身上,尽管离家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但他回家次数很少,父母单独在家,总有点不放心。 “陪着父母说说话,总觉得心里踏实,看到父母在身边,心里暖暖的。”余本德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