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同睡一床 半夜醒了不敢动
2016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走近陪读妈妈:
与孩子同睡一床 半夜醒了不敢动

□ 王轶东 汪婷婷 记者 于彩丽
 

高考已经结束,广大考生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其实,为高考忙碌、为高考紧张的除了走进“战场”的高考大军,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陪读妈妈。她们有的放弃职场,全身心相夫教子;有的成为城市新移民,陪儿女进城读书;有的送别丈夫外出打工,独自留守乡村陪伴照顾孩子成长。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采访了高三和高二年级的陪读妈妈,不少陪读妈妈和孩子同住在一间出租屋内,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娘俩睡一米五宽的床,半夜醒了不敢动,孩子写作业我也不敢走动,就怕吵着孩子。”

看孩子高兴了才敢说话

家住亳州市涡阳县大于村的侯女士往年都在温州打工,和丈夫一起卖早餐做点小生意。去年9月份,在亳州一中上学的儿子亮亮读高三了,听说孩子睡眠不太好,侯女士和丈夫商量,留一人在温州做生意挣钱,而她要回老家陪读。

“家里离亳州市很远,就在亳州一中附近租了房子,一间卧室,一间厨房,一年要花掉七八千块的房租。”侯女士言语间透露着不舍,随后又补充道,“不过为了儿子考个好大学,也值了。”

亮亮每天早上6点要去学校早读,而侯女士则要在5点起来给儿子准备早餐、收拾一天上课需要的用品,冬天还要早起给儿子烧热水。“他吃完饭去学校了,我再吃,然后收拾收拾家里,就要上街去买菜了。”侯女士说,儿子吃饭比较挑,去晚了买的菜不新鲜,儿子能尝出来,吃得就少。“想让他多吃点,大人再舍不得吃,也得给孩子挑好的买,牛羊肉、鱼肉、鸡蛋、牛奶不敢断。”每天晚上10点多,亮亮结束晚自习回家,侯女士9点多要开始为儿子准备夜宵。“夜宵不能吃太多,吃多了睡眠效果不好,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吃,正长身体呢,不吃怕饿着。”

所有这些忙碌,在侯女士看来都不值一提,“生活上的事情,我能帮他解决,但学习上的压力,我却没办法。”侯女士说,自从陪读以来,经常感觉儿子心情不好,“我也知道可能他压力比较大,尽可能不给他加压,但是学习又不是干活,我不能帮他干,还得靠他自己来调节。我得每天陪着笑脸,看他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就少说话,怕做错了说错了惹恼他,看孩子高兴了才敢凑上去说说话,一般都是成绩考得不错了,他心情就会好一些。”侯女士告诉记者,看见孩子心情好的时候,会趁机跟他聊聊学习,问问成绩,看孩子心情不好,就什么都不敢说,留孩子在屋里做作业,自己出去逛逛,尽可能少打扰孩子。

同睡一床半夜醒了不敢动

记者第一次跟沈思萍联系时,她正在菜市场买菜。“十点多就得回到家准备做饭了,要不然怕女儿回家饭菜还没做好,会耽误时间。”

沈思萍的女儿悦悦在合肥八中就读高二年级,为了让孩子提早进入高考状态,高二下半学期,也就是今年过年以来,沈思萍在合肥八中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家住新站区,这边40平方米的房子每个月要1400元,不租房子没办法,但是在这边租房子,就顾不了家里了,现在老公和孩子只能顾一头。”

悦悦每天早上6点40分准时从家出发去学校,沈思萍每天在6点起床给女儿准备早餐。8点多钟,收拾完家务,便和其他陪读妈妈们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上午忙忙碌碌还好,下午一个人在家就会很无聊。”沈思萍告诉记者,女儿11点30分放学回家,无论刮风下雨,她都要在上午10点30分之前买完菜回家,开始做饭,“有一次她放学回家了,我的菜还没烧好,我好紧张,急得手忙脚乱的,因为她时间紧,吃完饭还想让孩子午睡一会,然后又要去学校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不敢搞那么晚了,但是也不能做太早,太早的话等她回来菜又凉了。”

在这个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出租房里,沈思萍只能“蹭网”用手机下载点电视剧看看,打发时间,偶尔也跟其他陪读妈妈一起聊聊天,聊聊孩子学习。“虽然跟孩子住在一起,但是交流并不是太多,午饭时间她有时候会跟我说说学校发生的事,有什么不开心的说一说。”

虽然离高考还有一年多时间,但多数高二学生已然开始“打时间战”,悦悦每天晚上10点多放学回家,沈思萍会给女儿备好洗澡水,洗漱完看看书,到11点30分才能睡觉。“我都是等她睡着了再睡,她看书时我又不能睡觉,怕她有什么需要,但是也不敢胡乱走动,怕她心烦。”沈思萍说,因为租的房子不大,只有一张1.5米宽的床,“娘俩睡一张床上,半夜我醒了都不敢动,生怕吵醒她,打扰她休息。”

在沈思萍看来,她和丈夫文化水平都不高,对女儿投入再多都不过分,“只要她能考个好大学,我们多辛苦点都没什么。”

12点以前几乎没有睡过觉

早晨6点起床,给孩子准备早饭,然后出门买菜,回家做饭,做做家务,晚上十二点睡觉。这是钱女士作为陪读妈妈的“日程表”。

钱女士的女儿雪儿就读于合肥一中,和其他陪读妈妈一样,钱女士随着女儿来到学校旁边租了房子,专门照顾孩子衣食及上学。但她似乎比普通妈妈更费心,“我们家女儿挑食,买菜对我来说很累。我觉得有营养的菜,有些她不喜欢吃。都说饮食要均衡,可是她不喜欢吃的菜,再有营养也不行,我只能变着花样做她喜欢吃的,还得尽量做营养均衡一些的。”

高考前雪儿每天晚上11:15才能从学校回来,钱女士说,每晚会坚持准备热水给女儿泡脚,“听说一方面对身体好,一方面能缓解一下压力。”冲刺阶段,雪儿每天晚上要学到1:30才睡觉,为了不打扰女儿看书,钱女士一般过了12点才睡下,“12点以前几乎没睡过。”

钱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跟孩子住在一起,但是聊天的机会并不多,“怕问太多了给她压力,不知道怎么开口。”遇到女儿考得不好的时候,钱女士也不敢批评,只能趁着女儿心情好时玩笑般地说一句“某某同学考得不错,你要向他学习。”钱女士顿了顿说,“其实我经常跟她爸爸说,不管孩子考得好与不好,都是我们的孩子,只要长大能成人就行。”但是怕孩子有所松懈,所以这些话钱女士从未跟孩子提起。“高二开始陪读,辞掉了工作,只希望孩子能成人成才,也就值了”。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吴秋芬:

陪读要避免包办一切 重在帮助养成学习习惯和态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加入陪读妈妈的行列。那么妈妈们要不要陪读,如何有效陪读呢?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秋芬教授。她坦言自己反对包办一切的陪读,“可能从眼前利益来看,学习成绩会好一点,但是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非常有害。”如果陪读的话,吴秋芬建议陪读妈妈们应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让孩子回归自然。

吴秋芬称,给孩子一定的生活学习方面的关心照料是应该的,但是孩子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空当中,而要生活在自然当中,关心过度实际上也是一种溺爱,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剥夺,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和很多机会,包括尝试的机会、犯错误的机会。“为什么有些孩子到了大学以后,非常不适应,就是因为有些父母包办代替太很了,有手脚不让动,有大脑不让独立思考,有事情父母替他们做,有困难替他们克服,有危险替他们排除,孩子虽然学到了知识,但是学习是一个全面素质的培养过程,父母亲忙自己的事,孩子学会自己克服困难,这跟学习上要克服很多困难其实是相通的,是会迁移的,包办不利于良好的品质培养。”

在吴秋芬看来,家长应让孩子回归自然,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其实孩子离开你,他会生活得很好,更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做、去尝试,给孩子更多的尝试机会和犯错误的机会,他就会慢慢地成长起来。“如果一直陪读到高三,建议不要突然放弃陪读,这样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在生活中要尽量回归自然,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要自己去做,可以帮助学习。”

同时,吴秋芬表示,陪读要注重与孩子沟通,学习内容上的沟通,家长不一定都做得了,但是可以进行学习习惯和态度上的沟通,比如有些孩子会写写作业看看电视,写写作业喝喝水,这就是习惯问题。陪读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开始学习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好了之后再开始,开始了之后应该怎样规范自己,比如我开始做作业就不要动来动去了,专心致志地看书。写完之后,该检查的要自己检查,家长要做的是教会他们该做什么,督促他去做好。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