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天气转热,疫病易发。一直以来,在民间流传了不少关于如何在端午节“采集药草、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民谚和民俗。如 “ 端午吃个杏,到老不害病”……等等。记者从安徽省民俗学会了解到,我省端午的仪俗活动很多,主要有悬艾和菖蒲、赛龙舟、吃粽子等。随着时代变更,又逐渐添进了不少新的内容。
江淮端午有吃“五黄”食俗
据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王贤友介绍,在沿江地区,每逢端午佳节,都要举行隆重的竞渡仪式。当此之时,万人空巷,争相观赏。人们身着新装,点着蜡烛,绕船走三圈,然后点着蜡烛,到屈子庙朝拜,抬着龙头祭庙,最后挂红下水开始龙舟比赛。
其实江淮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王贤友介绍,“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雄黄酒是把雄黄研成末和酒,此酒具有消毒作用。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谚语,古人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所以在端午节早晨备雄黄酒以饮宴祈雨,希望有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合肥人只会在端午佳节吃咸鸭蛋了。悬艾和菖蒲也是端午节活动的重要内容,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当作杀虫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另有一说法,菖蒲形如宝剑,可以避邪。
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王八盖
艾叶和菖蒲均为中草药,艾性温,有香味,并有去湿、暖肾、通筋、消毒、驱虫的功效。端午节,家家户户在门首屋檐等处插上艾和菖蒲,俗叫蒲剑、艾虎。淮北有民谚:“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王八盖”。端午节,妈妈和姨娘为小孩做“香包”,系小孩脖上或衣扣中,香包里有艾叶和白芷等香草药,挂在身上,异香四溢,小虫不敢近身。小姑娘们还将艾叶插头发上。菖蒲艾叶有挥发性香味,对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卫生有作用。
拴花线、长命缕、红耍线
淮北一带,端午节那天,母亲用各色丝线合成彩绳,系在小孩手腕、脚腕和脖子上,叫“缚花线”,又叫“拴花线”、“长命缕”、“红耍线”。据说可防溺水。此线要到七月七才可去掉。并要扔到屋顶上,传说是让喜鹊衔去飞天上搭仙桥,好让牛郎织女会面。还有外祖父、姑母要用黄布为外孙和小侄儿们缝好肚兜、黄鞋,让他们节日时穿戴。肚兜和鞋上绣虎头及“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名为“避五毒”。年轻的姑娘将硬纸叠成棱锥形,内放白芷等香料,分别用各种丝线做成彩色粽,或用各种碎布做成“如意香囊”,内放香料,外缀“同心结”穗和其它饰物,分别赠送女伴,系内衣裤带上,名曰“送香包”。
箭杆黄鳝马蹄鳖
在合肥地区,有种特殊的食俗,就是端午要吃鳝鳖,叫 “箭杆黄鳝马蹄鳖”。此外,环巢湖一带,还流行一种“躲午”习俗,就是到了端午节正午,家家户户不开火,带着粽子等食品到野外进食,女儿嫁出去的,回娘家过节。一方面,这里是楚国故地,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另外当地传说有一凶兽 (实际是血吸虫、疟疾之类传染病的代称),到五月初五正午出来觅食,闻到哪家有炊灶香气,就来扑食,连带吃人。厨灶之事,多为女人所为,所以媳妇要回娘家“躲午”。肥西就有接女儿、女婿回家过节,岳父买草帽、毛巾送给女婿,送太阳伞给女儿。郎溪等地也流行姑娘们走亲戚,已婚妇女归家省亲。
端午节节令食品
全省各地,城乡都是在端午节吃粽子,粽为亲邻间馈赠的礼品。皖西怀宁一带还吃“端午粑”。这种端午粑用精面粉和酒酿放青桐叶或荷叶上,经过发酵后蒸熟,甜美清香,别有风味。和县一带,节日中午饭,谓之“赏午”,要喝麦酒,吃鲥鱼、干鹅等荤食。中午时,插筷子于庭中,以验正午。当涂一带,吃粽子,还吃“五红”菜,就是虾子、黄鳝、咸鸭蛋、苋菜、雄黄酒。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炒蚕豆给小孩吃,说是“炒虫蚁”,小孩就不会被虫蚊侵扰了。
阅读延伸
位于安徽南部的歙县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悬艾草、舞龙舟等风俗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跳钟馗施威捉鬼活动。钟馗小鬼们扛着“钟进士出巡”、“肃静”、“回避”的牌子,钟馗手持利剑,打着破伞,还有小鬼捧酒钵等民俗表演。
端午节前,分居的儿子要给父母送鸡、鱼、肉、酒。女婿也要给岳父母送节礼,以示孝敬。有些地方,娘家要接已嫁女儿回家过节。已订婚的姑娘,亦由婆家接去过节,并赠送草帽、雨伞、毛巾、扇子等礼物。皖西、皖南一带,农村小学家长要给老师送粽子、鸭蛋等礼物,以示敬重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