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干细胞”等新疗法 是忽悠还是新科技?
2016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免疫”“干细胞”等新疗法 是忽悠还是新科技?
背后的乱象与真相调查
 

□ 据央视新闻 近年来,一些医疗机构纷纷推出生物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比如“干细胞疗法”、“因子修复”等等,但相关争议很大。支持的观点认为:近年来“免疫疗法”在世界科研领域风头正劲,甚至有人将其视为癌症终结者,前景非常广阔;但批评的观点却指出:作为创新性的研究,免疫疗法不过刚刚起步,距离临床应用还有漫长道路要走。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些患者花费数万元但毫无效果

首先来看案例。孙龙,今年24岁。2013年他的脊髓受到损伤。这种伤病可能导致瘫痪,或下肢功能障碍,但治疗和康复却又极为困难。据孙龙自己透露,因为脊髓损伤,下半身都会受影响,走路肌肉萎缩,人最重要的是吃喝拉撒,吃了排不出来,喝了也排不出来,走路比较费劲,使不上劲。痛苦难耐,生不如死。

为了治疗疾病,最初孙龙在公立医院接受了手术,后来又进行过康复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孙龙开始四处求医,在网络上搜索咨询,很快有个所谓“医院”网站的客服要求他留下电话号码,此后,他就不断接到自称是医生的人打来的电话。孙龙觉得对方的态度比其他的医疗机构都要主动、耐心、热情、积极,对方还声称一个疗程三到五万,能够达到90%康复。

“医生”没看片子,没进行诊断,就凭孙龙自己说症状,就能断定能够达到90%康复,虽然有些犹豫,但孙龙还是想试一试。

2013年11月,孙龙来到了他在网上搜索到的、排名靠前的“武警某医院”。据孙龙说,当时“医生”表示将采用“神经三联修复疗法”对他进行治疗。

所谓的“神经三联修复疗法”也就是一种生物疗法,根据医院提供的宣传材料,它的文字说明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就是对疗法的定义:“神经三联修复疗法是集神经因子、物理治疗、康复理疗三位一体的综合、系统的全新疗法”。

治疗的结果可想而知。实际上,孙龙接受治疗几天之后就觉得有蹊跷,他的一位老乡告诉他有一些患者都表示花了几万元、十几万治疗但毫无效果,医院是在骗人。

几个月之后,感到绝望的孙龙回到了老家。

和孙龙一样,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经历。孙龙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患者名单,其中有十几名患者向记者表示,他们都曾接受所谓的“神经三联修复治疗”,花费均在数万元,但是没有任何效果。

一些医疗机构对症下“药”夸大疗效

那么,“神经三联修复治疗”有科学依据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菅凤增表示之前他从未在业内听说过有这样的新技术。据他介绍,目前治疗脊髓损伤的主要方法依旧是康复训练,但由于它见效慢、恢复程度也有限,与患者的心理和情感期待总是存在差距,这也导致了很多患者,寄希望于寻找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特效药”。

一些医疗机构正好利用患者的心理,投其所好,对症下“药”。根据记者的调查,不难看出,这些“疗法”有着相似的套路 —— 以某种“高新技术”或者“创新疗法”的名义,开展临床治疗;极度夸大疗效,同时收取高昂的费用。而当一种疗法被禁止,另一种新疗法则会迅速取而代之,弄一堆让普通人根本看不懂的新概念出来,改头换面,粉墨登场。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大内科主任朱大龙有着30多年的临床经验,并一直在积极探索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据朱大龙教授介绍,那些号称能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的新疗法在自我宣传时,其内容里包含了一些与医学领域正在进行的尖端探索密切相关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并不准确,但经过包装,就会对患者极具诱惑性。

很多“治疗新技术”处探索阶段

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核心之一就是新技术的应用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已经可以用于医疗领域还是处于探索阶段?当下,很多人都在新闻中看到有关干细胞、克隆这样的新闻,上述提到的生物疗法也多包含有干细胞的概念。

据专家介绍,干细胞由于具有分化能力,确实被视为具有广阔探索前景的科学研究方向。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都将其列为生命科学的未来发展战略。但对于干细胞,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临床医生都一致认为,应该严格区分其临床应用和试验研究之间界限。对于科学研究,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都认同应采取积极探索的态度;但对于临床应用也普遍认为应谨慎和严格。

朱大龙教授表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还处在临床前的研究试验阶段,远未达到临床应用的程度。在几份有关干细胞的产业报告中记者也看到了相似的表述:“虽然我国鼓励干细胞研究,但目前所有试验仅限于研究范围,至今未许可除造血干细胞之外的其他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都属于研究范畴,不应向患者收费。对于干细胞安全性和有效性,全球仍处于探索阶段。”

国家曾出台有关干细胞治疗禁令

从现在来看,这些用新技术来包装的疗法已经面目清晰:有的是打着新技术的幌子,行忽悠之实。有的最多也就是有新技术之实,但新技术仅仅是处于探索阶段,其疗效远未经过临床治疗的确认。

对此,国家实际上也出台过规范。2012年1月,当时的卫生部曾下发《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当年7月1日前停止在治疗和临床试验中试用任何未经批准使用的干细胞,并停止接受新的干细胞项目申请。这被视为是除造血干细胞外,对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的“禁令”。

但根据几份记者在网上搜索到的某些证券公司制作的“干细胞产业报告”,报告称:“上世纪90年代,国内政策开始大力支持干细胞临床研究及应用,至2012年,监管一直处于较宽松状态,在此期间,我国进行了较多的干细胞治疗手术 …… 近 300 家医院和机构开展干细胞治疗。在2012年后,开展干细胞治疗的执业机构则主要转向部队和武警医院。”据了解,自2012年以后,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再没有批准过任何一例干细胞临床试验。这意味着,如果某些医院再用“干细胞”的名义来实施治疗,就是违规。或许也正是从那时起,各种“因子修复疗法”就出现了。孙龙所接受的所谓“神经三联修复疗法”由此而生,说白了很可能就是换个名称登场而已。

曾经的“高新疗法”会不会卷土重来?

2016年5月9日,记者前往孙龙曾经接受“神经三联修复疗法”的贵阳某医院,发现这家医院已经改换了名字,宣传彩页上的热线电话也都停止了使用。孙龙所就诊的武警某医院也因为科室外包问题而受到处理。

但相关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解决。只要一些疑难杂症还存在,就仍然会有很多人渴望“特效药”的出现。孙龙当时接受这种治疗时就坦言自己得的病生不如死,希望有疗效。那么,那些曾经热闹一时的“高新疗法”,暂时沉寂之后,还会不会在某一天,又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呢?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