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常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听了《唐诗宋词》更是明白:浅吟斟唱,方解其中滋味。还原诗词意境,展现的是初衷,让诗词生韵味,香飘千里。”一位市民在看完黄梅戏《唐诗宋词》后激动地告诉记者。昨晚,春之韵·安徽文化精品进万家首部大戏黄梅戏《唐诗宋词》在安徽大剧院惊艳上演。
戏吟诗词 解其中滋味
从青衣女子的一曲“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开始,到才子佳人们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这个舞台上,黄梅戏节奏变得缓慢,表演者皆凝重出场,把唐诗宋词,一首一首,轻轻吟唱。
整个演出集读诗词、听黄梅、观音画、舞形韵为一体,以“高贵的家园”主题为牵引,分思、别、赋、颂四个篇章进行叙演。与以往传统黄梅戏表演不同的是,此次担任演奏的乐手们,也从平日里的幕后走到了台前,锣、鼓、二胡、琵琶、古筝、月琴这些平常只闻其名的乐器都成为舞台上的“角色”,乐手们通过精彩弹奏使观众在聆听演唱之余,也充分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特色和魅力。
吟诗唱戏 找回质朴
黄梅戏作为传统文化戏曲,一直在文化创新的发展理念中不断探索与尝试。由省黄梅戏剧院别出心裁推出的用戏曲演唱唐诗宋词,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尚属首创。目的在于打造一种“戏吟诗词,吟诗唱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现代时尚演出样式。昨晚的演出,除了吸引了众多百姓外,还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来自贵州的苗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英等各界人士。刘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在贵州,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平时都是在电视里看到黄梅戏的演出,这次有机会亲身感受黄梅艺术的魅力特别开心,“相信这种用传统戏曲向古典文化致敬的方式也会深受现代观众的欢迎。”
导演张曼君则表示,“《唐诗宋词》就是要立足戏曲本质,找回质朴,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放慢节奏,静下心来去品味一篇诗章,去聆听我们祖先的声音,安顿好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