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守望我们心灵的远方
微声音
深圳企业家“网红”很温暖
以婚检换婚假 体现管理智慧
医生猝死事件频发 当反思人文关怀
3上一篇 2016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医生猝死事件频发 当反思人文关怀

 

SHI XIANG ZA TAN

世相杂谈

□汪昌莲

4月21日,年仅36岁的广德县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杜勇,在抢救车祸病人手术过程中,因劳累过度昏倒在手术台上,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医治无效于当日21时55分不幸因公殉职。(昨日本报04版)

安徽广德一名医生在加班做手术途中猝死,年仅36岁,令人痛惜。然而,去年至今,接连发生多起医生“英年早逝”事件。去年4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大连教授猝死,享年48岁;6月29日,年仅43岁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因心脏破裂猝死。由此引发的“过劳死”话题,值得人们去反思。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人往往身体已经超出极限却不能自治,一旦各种隐患爆发,可能就是追悔莫及的后果。这些年来常有“过劳死”事件发生,应该引起全社会以及所有人的重视。过劳死,乃至普遍的工作压力,都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一般情况下,工作压力大,身体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的人群,大多是社会上骨干人群,甚至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就包括医生群体。

然而,医生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也要吃五谷杂粮,也会生病,也需要劳逸结合,也需要正常的休息时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医生更需要制度呵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需要官员敬业奉献,但我们不提倡“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医生敬业奉献也应该可持续。可见,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尽量降低人们因加班工作、带病工作而付出的代价,不倡导有人为工作去赴汤蹈火。

年轻医生猝死事件频发,当反思人文关怀。比如,定期为工作人员体检、落实带薪休假等。特别是,政府应该对这些正处于社会中坚力量的人群更多的关怀,给予更多的福利保障,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