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不释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非常道
罚抄警示语,“小偏方”或起大作用
微声音
“见义勇为被判刑” 是个普法范本
下一篇4 2016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手不释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高福生
 

今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立这一节日的目的,旨在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同时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因而,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读书推广宣传活动。

读书,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和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多年来,许多欧美国家都把推广阅读活动作为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美国实行“阅读优先计划”,英国努力“建立满是读书人的国家”,日本开展“亲子20分读书”活动,芬兰更是以润物无声的阅读让他们国家青少年的阅读分析能力多年来居于世界前列。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在迄今为止的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读书人总是站在文明的潮头,从先秦诸子百家,到“五四”文化觉醒,再到当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香长流源源不断,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但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和手机终端的兴起,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内容较传统阅读介质更具吸引力,碎片化的“轻阅读”“浅阅读”趋势明显。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 (份) 和4.9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与2014年相比,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略有上升,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日本人均40本、法国人均20本、俄罗斯人均55本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在这样一种情势下,我们已没理由将阅读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习惯,而应让阅读成为无所不在的全民传统。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期待更多的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从工作忙、应酬多等借口中走出来,从麻将、扑克、纸牌等无聊的娱乐中走出来,从逛街、喝酒等浪费时间的休闲中走出来,节省一包烟,少请一桌客,让买书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习惯,把书籍作为人情往来的最佳赠品,让读书占领我们的闲暇时光,让手不释卷成为我们一种生活方式,让书香溢满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