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大街院口的门匾上是否写错了字?近日,市民杨先生经过国子监大街时发现,临街一院落的朱红大门上悬挂着一块门匾,上面用繁体字赫然题写着“聖人鄰裡”四个字。杨先生对文字极为敏感,他当时便意识到“鄰里”的“里”被错写成了“裡面”的“裡”!(4月10日《北京青年报》)
作为一座文化古建,国子监门匾出现错别字,且错了10年才被人发现,实在是令中国传统文化蒙羞。据专家介绍,国子监门匾之所以会出现错别字,是因为一个简体字对应多个繁体字,人们使用繁体字时,没有弄清楚各字的源流和变化。“聖人鄰裡”中的“裡”,应该用“里”。在繁体字里,“里”和“裡”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但二者简化时都作“里”,现代人在使用时常会混淆。换言之,国子监门匾出错,皆因用繁体字书写惹的祸。
由此,让人联想到,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著名导演冯小刚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并选择50个繁体字纳入小学课本。问题是,在当今信息时代,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越来越崇尚“删繁就简”的生活方式,谁还能做到整天抱着一本《说文解字》,埋头研习繁体字的形、音、义,昂首吟诵古汉语中的之、乎、者、也,浑身上下洋溢着思古悠情?
可见,恢复和推广繁体字,无疑是人为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们不否认中国的繁体字有巨大的艺术魅力,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文字总归是文字,其最大的功能还是一种记录工具,而且,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广泛使用和不可或缺的工具。既然是一种工具,当然是越简化越好。更何况,简体字书写方便并且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早已经成为大众的主流书写文字。抛开文字的使用功能而谈文字,脱离了生活实际,与当今的信息社会格格不入。而国子监门匾出错,显然掴了繁体字力推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因此,国子监门匾出错,倒逼汉字简体化。简化是汉字进化的唯一路径。只有汉字越简化,人们才记得牢,才乐于去书写。特别是,汉字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和对接,把以电脑为纽带的信息技术,整合到汉字学习的课堂上来。这一点,必须引起汉字研究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