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寒农家,却始终怀着对表演的热爱,外出打工8年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毅然选择了北漂。十五年来,靠着坚持和努力,怀宁县洪铺镇白云村青年潘宜刚实现了从草根漆匠到影视演员的华丽转身,先后参演了《命运呼叫转移》、《楚汉争雄》、《魔幻手机》、《孔雀东南飞》、《天仙配》等87部影视作品,还曾与葛优等众多影视明星合作过,在演艺圈里,已经小有名气。
1 丢下油漆桶进京学艺
1978年10月出生的潘宜刚,小时候家境非常拮据;特别是在9岁时,喜爱民间艺术的父亲猝然离世,整个家庭遭遇重击。1993年春节过后,在母亲鼓励和支持下,潘宜刚与村里的大多数同龄者一道,加入打工队伍。
潘宜刚打工第一站在河北省的承德市,首选职业则是油漆工。经过短暂的拜师学艺,潘宜刚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业务,在8年的时间里,他将漆匠手艺发挥到极致,每年打工的收入稳定在5万元左右。这样的收入在当时很令人羡慕,可是潘宜刚的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挥之不去:难道我这一辈子都要在难闻的油漆气味中度过?
2000年底的一天,潘宜刚无意中翻阅了一张报纸,发现上面刊有吕丽萍群星表演艺术学校招生的信息。吕丽萍可是当时风靡影视的双栖明星啊,怀着年轻人对明星偶像的崇拜,潘宜刚心里活络起来:尽管自己的学历并不是很高,但是父亲本身就是非常活跃的民间艺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自己身上多少熏染了一些文艺细胞。更为重要的是,潘宜刚认为,人活在这个世上,不能浪费青春年华,一定要留下一点精神上的财富。
潘宜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含辛茹苦的母亲,母亲很开明并没有反对,这更加坚定了他重新抉择人生的想法。2001年3月25日,潘宜刚舍弃了赖以谋生的刷子、漆桶等打工工具,只背了个简易的双肩包,毅然踏上了前往北京学艺的征程。
2 第一次“触电”仅两句台词
凭着表演天分,潘宜刚顺利地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进行学习。可是象牙塔内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仅以学习为例,学院里主要传授“声、台、形、表”四门课程,首先他在“声”上就很难过关,浓重的怀宁方言一直困扰着他将近4年的时间。但没有取巧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学!于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放学后,无论是在就餐时还是寝室里,潘宜刚找准一切机会进行学习,终于克服了语言的这道难关。
毕业后,没有人抛来梦想的“橄榄枝”,潘宜刚只好与几位曾经的同学,以每月100元的租金,租住在怀柔飞腾影视基地的一间小平房里。而想顺利地揽到“生意”或者接到“活儿”,必须赶到三环之内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为了一口饭吃,也为了最初的梦想,每天早晨4点,潘宜刚就不得不起床穿衣,然后乘坐公交车,风雨无阻地赶到市区,风急火燎地从这个剧组跑到那个剧组,寻找一切可以上镜的机会。即使这样拼命地奔波,其成功率大约也只有1/50。
“从2003年到2005年,我仔细地盘点了一下,这两年我只赚了200块钱,这与之前从事漆匠的收入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但是,母亲和家乡的亲人还对我寄予厚望,我绝不能放弃梦想!”尽管压力巨大,潘宜刚在心中反复这样告诫自己。
潘宜刚的坚持在2001年下半年终于迎来了曙光,他在电视剧《皇朝太医》里作为群众演员,扮演了一个模糊在窗外的影子。尽管片酬只有区区的50元钱,角色地位无足轻重,可他至今对里面的两句台词依然烂记于心。影子问:“您有事吗?”窃贼答:“我要进屋拿东西。”影子说:“那东西让别人拿走了。”窃贼应:“噢!”
“别小看这两句简简单单的台词,可这毕竟是我第一次上电视呀。”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潘宜刚至今难忘。
3 15年坚守 成功出演87部作品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小试牛刀之后,潘宜刚开始在热播一时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影视剧中“抛头露面”了,进而在电影《生命呼叫转移》中饰面馆伙计,在电视剧《记忆的证明》中饰张德利、《第三种爱情》中饰王长春、《红军东征》中饰阎小川等诸多角色。潘宜刚的演技渐渐获得认可,后来他在电影《一切为了理想》中饰演男一号春来、《生死28小时》中饰演男一号黄毛,在电视剧《秘密》中饰演男一号张顺等角色。粗略统计,十五年来,潘宜刚先后参演了87部影视作品,还赢得了与张绍林、刘亦菲、葛优等导演和明星合作的机会。
“我是农民的儿子,同时干过八年农民工,在我所饰演的角色中,最擅长演的就是农民工,圈内现在只要有相关题材的剧本,导演在物色角色时,基本上都能想到我。”潘宜刚自豪地介绍说,在中国首部春运电影《一年到头》中饰演二民时,他为了找到符合人物身份的服装,自己花钱在商场里买了崭新的迷彩服和球鞋,然后跑到北京望京一家别墅的建筑工地,与一位正在装修的农民工的服装进行了调换,演出的效果既真实又自然;更为叫绝的是,他与导演王竟据理力争,坚持使用家乡洪铺的方言,喜剧效果更为凸显,让人听后忍俊不禁。
在电影《一切为了理想》中饰演男一号春来时,中间有个剧情需要摊煎饼,而这对于潘宜刚来说是陌生的,为了体验真实的生活,他跑到大街上租个摊位,每天起早到晚地叫卖:“卖煎饼!来两个煎饼!”毕竟不是烹调美食的高手,他摊的煎饼并不被食客看好,结果要么无偿送给路人品尝,要么带回住处与隔壁邻居分享。
“演员的演出,并不是停留在‘像不像’的层面上,而应该解决‘真不真’的问题。我很荣幸我当过农民工,我很庆幸我能演农民工,在今后的演出生涯里,我更要虚心学习,认真讨教,把新一代农民工的形象再现出来,风采展示出来,质感呈现出来!”对于未来,潘宜刚信心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