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陈莹莹 记者 于彩丽) 在合肥高铁南站,有一群“小红帽”,为行人指路、帮提行李。这里有年过古稀的大爷大妈,有时间较充裕的家庭主妇,有尚在读书的学生……但有一个家庭,祖孙三代三口人都在南站志愿服务,他们是75岁的老合肥人黄先锁和他的女儿黄也宁及外孙女汪海慧。他们所在的向日葵睦邻公益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裴慧丽告诉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黄先锁曾向团队手写了一份承诺书,坦承自己身体患有高血压等,如在做义工期间因身体原因引起一切事故,由本人负责。
“请问一下老师傅,到南站怎么走啊?”“汽车南站?坐156,5站路就到了,南门换乘中心。你准备到哪去啊?”“我到宿松。”“哎呀,到宿松直接从这里走好了。1号厅里头一直往东走100多米就能坐到车了。”……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脖子上挂了“高铁志愿者”字样的吊牌,这是精神气儿十足的黄大爷一上午在重复做着的事情——引导乘客搭乘正确的公交车。
记者见到黄先锁,是在合肥高铁南站东2号门。当时已经十二点半,他还在忙着给乘客指路,没来得及吃饭。惊讶于黄大爷对各种乘车和公交路线都能脱口而出,采访得知黄大爷是老合肥人,退休前一直从事市政工程工作,对合肥市内各大道路都很熟悉,“再加上在南站待久了,经常看路线,看多了就记住了。”
黄大爷告诉记者,他从去年11月在女儿和外孙女的带动下,来到南站做志愿者。“每周最少两次,每次三至五个小时,早晨8点半来,中午一点多回家。”而黄大爷从家里到南站,至少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做什么。”这是黄先锁的女儿黄业宁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她看来,在南站做志愿服务就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情,像到点了要去吃饭、睡觉一样,再平常不过。
除了黄先锁和黄业宁父女俩,他们家还有一个“小红帽”,就是黄业宁的女儿汪海慧。记者了解到,汪海慧是安徽省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学生,今年读大四。“起初是女儿先来南站做志愿服务,外孙女后来就跟着她妈妈一起了。不过她今年一直在实习,有时还要值夜班,比较忙,好长时间没来这边了。”由于实习繁忙,记者没有打扰汪海慧。黄先锁表示,志愿者工作对外孙女的成长也有一定帮助,最重要的是能从志愿工作中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