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快来救救我的孩子,我儿子吃错药了!”2月23日傍晚7点多,一位年轻妈妈抱着4岁的儿子小智(化名)哭着跑进安徽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呼喊医生救命。
医生简单询问后得知,孩子于当天下午误食了奶奶的30多粒抗抑郁药物,因没有及时送诊,这位妈妈下班回家后发现孩子已经昏迷。
孩子“吃错药”险酿大祸
当天下午,见孙子正在午睡,小智的奶奶就去阳台晾衣服。10多分钟后,等她晾完衣服进房间时,发现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把她藏在枕头下面的药瓶找到了,正抠药瓶里的药片往嘴里放。“宝宝别吃,那是药,不是糖豆。”看见孙子误食了药片,老人一边喊,一边用手使劲抠孩子的嘴巴,把孩子嘴里的那片药抠了出来。
老人说,孙子之后还跑到邻居家玩了很久,直到说困想睡觉才回家。看孙子很快“睡着”后,老人心里不踏实,给儿媳打了电话。等儿媳回到家,怎么喊孩子都不答应,“不知道已昏迷多久了”。
小智奶奶说,她有抑郁症,药瓶里的是氯硝西泮,药片是甜的。“出事前,孩子曾经多次看到我吃药,也多次好奇地问过我药片是什么味道,苦不苦,我就告诉孩子药是甜的,本来是想逗逗他,没想到他会记得偷偷找出来当糖豆吃啊”。
医生介绍,患儿奶奶服用的这种规格的氯硝西泮是强效抗抑郁药物,正常成年病人每次仅需1片的量。小智奶奶事后数数瓶子里还剩下的量,宝宝吃进肚里的可能有30多片,而医生给小智洗胃之后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东西,吃下去的药物应该全被吸收了。经过紧张救治,小智在入院十几个小时后才终于成功度过危险期。
别让孩子单独接触到药物
安徽省儿童医院PICU重症监护病房主任金丹群说,宝宝吞异物、吃错药的意外,他们每年都能抢救几十例,患儿年龄多集中在1到5岁。
金丹群提醒家长,孩子会模仿成人吃药的行为,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药。如果孩子生病了,也不要为了让孩子吃药,就欺骗他们说药品是糖果,应该告诉他们药名和为什么要吃药。
此外,别让孩子单独接触药,药品应放置在高处或者儿童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如果家长正在使用药品时因有急事而需要离开,应马上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一旦发现宝宝吞食异物、药物等,一定要第一时间送医救治,以防出现更严重的损伤,切不可心存侥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