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怕出事,丢了春游和秋游”
2016年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能因怕出事,丢了春游和秋游”
省人大代表建议:安全管理要搞,学生集体活动也要选择性开展
□ 记者 刘海泉/文 王恒/图
 

“pm2.5下降得越多,那么你得到的这个奖励就越多,反过来就处罚得多”、“扶贫工作在边远乡村相对落后地区,实际上是要解决一个母亲的脱贫”、“其实教育最大的危机,是安全管理问题。不能因为怕出事,丢了春游、秋游”……

2月17日、18日,各代表团依照日程对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进行审议讨论,代表们在热议报告的同时,不忘秀出自己带来的建议和意见,会场内思想碰撞,金句频出。

省人大代表吴锐: 尽快出台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非常多,未来的工作和计划,非常务实,数字说话非常接地气。尤其在整个报告里面,‘创新’,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省人大代表吴锐表示。

“我省要尽快出台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尤其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出,我们力争在5年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所有环境治理工作必须有新动作。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实际上就是‘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这么一个理念。”吴锐表示,可以通过定量定性,科学的数据同时配以补偿的资金,就是说你治理的这个pm2.5下降得越多,那么你得到的这个奖励就越多,反过来,就处罚得多。

“环境问题的确很头疼,的确要下大力气治理。”吴锐的一席建议,引起很多代表的兴趣,在短暂的休息间隙,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省人大代表孙国升: 政府要加大对创建品牌的扶持

“省长作的报告,我觉得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报告。提出我们要打造创新型的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也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省人大代表孙国升表示,安徽已经进入了一个工业化的时代,下一步政府要加大对品牌的政策扶持力度。

孙国升还从自身行业出发,呼吁我省建立一个食品科技产业园。“民以食为天,我们的食品工业与周边的河南相比,发展还比较落后。在这方面能不能建一个类似于食品科技链,可以与中医药加工、生物延伸,包括物流、科研、设备的带动,既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也是供给侧改革。”

省人大代表郭少祥: 政府应扶持研发粮食优良品种

作为粮食行业的代表,省人大代表郭少祥今年带来的建议是政府应重点扶持良种新品种的研发。

郭少祥表示,我省是粮食大省,粮食虽然丰收了,品种也很多,但是真正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不是很多,而且是逐年在下降。他认为,政府在这个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建议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对接,产、学、研在一起,加大研发力度,从而提高品牌的优质率。

郭少祥的另一个建议是关于去粮食库存。目前,安徽省粮食库存量较大,所以他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加工企业去库存。

此外,郭少祥还提到长江经济一体化融合,资源要共享,信息要共享,省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帮助行业、企业对接,相互融合,优势互补。

省人大代表郭恒华: 帮助母亲经济自立有利脱贫

“作为合肥市的兼职妇联副主席和合肥市女企业协会会长,我特别注意到十三五里面强调了精准扶贫。我有个观点,扶贫工作在边远乡村相对落后地区,实际上是要解决一个母亲的脱贫。如果母亲经济自立,这个家庭一定是会脱贫的,如果这个家庭可以脱贫的话,那么这个家族一定会受益,而且同时会影响到这个社区、村庄。”省人大代表郭恒华认为,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妇女、妇联工作,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和培养,特别是要加大妇女干部的轮岗,增加她们在经济岗位上工作的经验,回过头来实现精准扶贫这个目标,就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省人大代表潘德安: 不能因怕出事,丢了春游、秋游

省人大代表潘德安是太湖中学校长,一提及高中教育,他有一肚子话要说。

“普及15年基础教育,我举双手赞成,因为这对高中教育是大利好。我们高中教育最大的苦恼是没有投入主体,财政只给人头费,学校需要自己筹措教育经费,就像没娘的孩子。我比较关心的是,十三五期间,这个局面能不能得到改变。”潘德安说,“正好财政厅的领导也在,我就希望政府今后对高中教育能加大投入。”

“其实教育最大的危机,是安全管理问题。我作为校长,自己感觉对教育的安全管理已经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主管部门一贯的认识就是‘保’,不能出事,只要有安全隐患的户外或者集体活动就取消,比如传统的春游、秋游。野生的变成圈养,造成的后果,是孩子们的献身精神和集体意识正在迅速丢失。” 潘德安认为,安全管理要搞,但是学生的集体活动也要有选择性地开展,“教育部门应该列一个清单,那些可以开展,哪些不能,出了事不能一味问责,要减轻学校的责任压力。”

省人大代表张莉: 定向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省人大代表张莉是安庆市广播电视台一名资深主持人,她一开口立刻集聚了会场所有人的注意力。与往年一样,她这次的议案仍然是与“养老”有关。

“我在很多社区、农村调研走访发现,目前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很多担任护理工作的,大都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中年人,年轻人很少。现在还可以支撑,但是过一段时间后,越往后缺口越大。”张莉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将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上日程,建立相应的薪酬体系,吸引更多年轻人到这个行业中来,早重视,早培养。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