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成手机短信诈骗“热门”地区
2016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中国手机安全报告
我省成手机短信诈骗“热门”地区

□ 记者 任金如
 

过去的2015年,你遭遇过网络诈骗吗?是不是对骗子们深恶痛绝?昨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获悉,《2015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已发布,安徽成为短信打款诈骗的十大“热门”省份之一,27岁左右的男性人群,最容易成为遭受手机诈骗的受害者。而在去年的网络诈骗中,人均“被骗”损失约为5577元。

典型案例: 五分钟,20万存款没了 “官方”短信也得看明白

因为一条手机短信而蒙受巨大损失的人,2015年还真不少,阜阳的韩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去年8月,他收到“95588”某银行“官方客服”发来的短信 ,称可以办理大额信用卡,并在短信中留下了办理大额信用卡的联系方式。想用大额信用卡套现炒股的韩先生,主动拨打短信上的号码15992441197,对方告知需要在电脑上安装相应的插件后方可办理。于是,韩先生在电脑上接收了对方发送的exe程序并运行,之后,对方表示可以办理了,没想到的是,韩先生登录网银进行申请,登录输入账号、密码、授权码和验证码后,不到5分钟的时间,手机显示用户卡内20万已被转出。

360手机安全专家提醒,提高手机安全意识,千万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不要随意扫描来源未知的二维码,以防木马和钓鱼链接的侵袭,不要轻易相信短信中电话告知的优惠、免费等活动,尤其是涉及到自己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信息等。对于在电脑上接收到的文件,尽量不要轻易安装,尤其是后续需要操作网银、支付宝等账号信息。

惨痛教训: 人均“被骗”约为5577元 男性受骗比例是女性的2倍

到底是哪些人,成为手机诈骗的受害者?关于网络诈骗的统计显示,人均“被骗”损失约为5577元,而手机端被骗方面,男性受害者竟是女性的2倍多。

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在所有报案的手机诈骗受害者中:男性6111人,女性2862人,男性受害者数量是女性的2倍多;不仅如此,男性被骗后的人均损失为5792元,女性被骗后的人均损失为5119元,男性人均损失也比女性高出了13.1%。

从受害者年龄上看,年龄最小的手机端诈骗受害者仅有10岁,而年龄最大的手机端诈骗受害者为74岁。其中,15岁至30岁的受害者人数最多,这个年龄段的受害者人数占报案总量的77.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龄为27岁的手机端网络诈骗受害者数量明显高于任何其他年龄段,是最容易遭受手机端诈骗的人群。而人均损失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反而处于上升趋势,60岁以上人群人均损失高达1.3万之多。

提醒:手机安全隐患将超过电脑

从未来趋势看,移动恶意程序增长率将大大超过电脑PC端,恶意程序将继续加速向手机端转移。从用户举报的大量网络诈骗案件中可以看出,个人信息是手机木马和钓鱼网站攻击的重要目标。

A 恶意程序:安徽人手机仅比福建人好一点

去年全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累计截获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1874万个,较2013年、2014年分别增长了27.9倍、5.7倍。平均每天截获新增恶意程序样本高达51342个。累计监测到Android用户感染恶意程序3.7亿人次,较2013年、2014年分别增长了3.8倍和1.1倍。平均每天恶意程序感染量达到100.6万人次。这些恶意程序有90%以上都是冲着用户“钱包”而来,资费消耗恶意程序占比达到73.6%,其次为恶意扣费(占比21.5%)和隐私窃取(占比4.1%)程序。

从地域分布来看,感染手机恶意程序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其次为北京、河南。我省用户手机恶意程序感染量排在第12位,高于福建、山西、云南等省。

B 钓鱼网站:来自安徽“李鬼”网站较少

去年,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手机用户拦截各类钓鱼网站攻击48亿次,无论是拦截的总攻击次数还是拦截量在总拦截量中的占比,均创历史新高。攻击手机用户的钓鱼网站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冒充电商网站或品牌官网提供虚假购物信息;二是冒充身份骗取用户革新信息;三是诱导用户下载木马病毒程序。很多钓鱼网站从外观来看与真实网站几乎一模一样。攻击手机用户的钓鱼网站,其域名更具伪装性,目的是为了诱使用户进行点击。例如,在2015年“双十一”当天,360手机卫士拦截到大量仿冒淘宝(正牌网站https://www.taobao.com/、仿冒网站http://taobao11-11.cc)、仿冒中移动(正牌网站http://www.10086.cn 、仿冒网站http://10086mob.com/)的钓鱼网站。

从地域来看,钓鱼网站拦截量最高的为广东省,其次为广西和福建。在安徽拦截到的钓鱼网站相对较少,排在全国倒数第12位。

C 短信诈骗:安徽卡、阜阳卡、合肥卡不少

针对用户举报的各类诈骗短信进行抽样分析,其中,92.9%的诈骗短信为身份冒充类短信,其次是打款诈骗。

在身份冒充类诈骗短信中,被冒充最多的对象为银行,占比达到58.1%,其次是电信运营商,占比40.1%。对冒充银行的短信进一步抽样分析发现,冒充工商银行(42.8%)、建设银行(42.8%)和邮储银行(4.6%)的比例最高,这些短信的内容最多的是积分兑换、电子密码过期失效等。而在冒充运营商的短信中,主要以冒充中国移动公司为最多,达99%以上,短信内容中以手机积分兑换为主,占比为96.8%。

而在打款类诈骗短信中,主要有直接给出收款人姓名账号和冒充房东两类。诈骗短信中使用的收款银行卡归属地为贵州省的最多,其次是湖南、江西、河南和安徽,都是中西部省区。如果再细分到具体城市,骗子发给受害者的打款类短信中的卡号,归属地为贵阳市的最多,其次是南阳、宜春、保定、岳阳和阜阳等,骗子用的合肥账号银行卡数量位居全国第九位。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