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已过 如何告别节后综合征?
这个假期,你被“节日病”盯上了吗
下一篇4 2016年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佳节已过 如何告别节后综合征?

 

□ 朱世玲 记者 李皖婷“怎么又要上班了,我还没休息好呢!”每到长假“余额不足”时,总会听到有人“哀嚎”。然而这种痛苦并非空穴来风,烦躁不安、不想工作,情绪抑郁、焦虑,严重的甚至腹痛、失眠……每年春节假期结束,都会有不少人患上“节后综合征”。专家表示,“节后综合征”不一定是病,想要避开“节后综合征”的“魔掌”,还是应以主动调适为主。

提醒:小心被节后综合征“盯上”

“一些平时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工作的上班族,一旦停下来无事可做,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医生高莉玲说,放假之后,很多人都需要有一个心理上的适应期,一些上班族由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身体得不到休息,因而很容易发生“慢性疲劳综合征”。

外出旅游、聚会打牌、通宵上网成为很多年轻人假期的休闲方式。“此种过度的娱乐或暴饮、暴食,常常会使人透支体力,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是胰腺炎。”高莉玲提醒,在所有节后综合征中,肠胃问题是最大困扰。大鱼大肉、开怀畅饮,让肠胃大受刺激,很多人在节后会出现各种肠胃问题,比如消化不良、神经性厌食等。

“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一到节假日子女全部回到家中,他们忙前忙后,生活也失去往日的规律,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高莉玲说,节后儿女离开,老人一下子又进入安静状态,回到以往的寂寞生活中,容易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加之打乱的作息时间一时难以恢复,这时老人极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严重的会引发其他身体疾病。

支招:可从作息、饮食、心理调节入手

其实,节后综合征是长假后出现最多的心理与生理综合疾病,主要表现为感到浑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厌食、恐惧、孤独和出现头晕、口干舌燥、烦躁、腹痛腹泻等症状。

专家表示,节后综合征并不一定是病,想要克服主要要进行心理、生理方面有规律的调节。专家建议,上班族可从调整作息、饮食、心理三方面入手应对节后综合征。

作息

缓解节后综合征首先是调整作息,尤其是在假日中日夜颠倒、通宵娱乐导致节后出现睡眠紊乱的上班族,更需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最好泡泡脚,可以消除身体疲乏,有助睡眠。

睡眠虽然是驱除疲劳的重要手段,但假期旅行回家后蒙头大睡是错误的。每个人的睡眠是由自己的生物钟控制的,如在假期旅行中每天早晨都是7点起床,回到家却到中午才起,那么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人就会感到更疲劳。正确的做法是提前一两个小时入睡,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起床后可散散步、做做操,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以达到尽快恢复体力的目的。

饮食

节日期间,往往饮食过量、生活作息紊乱,身体最先发出警告的就是消化系统。所以节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让节日期间餐餐大鱼大肉、吃得太多的肠胃得以歇息一下,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调整肠胃功能。上班族可多食些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牛奶、鱼、蛋等,以助消除疲惫、恢复体力。

心理

节后综合征的缓解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节奏会帮人完成调节,节后三天不宜超负荷工作。刚上班工作量不要一下恢复到放假前,有一点过渡时间。先把必要完成的工作完成,把不急的事情放一放,自己给自己一到两周的时间根据个人工作情况慢慢增加工作量。这样既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又不会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而感到焦虑烦躁。

除了上班族,老人也要注意调整心理落差。出现节后综合征的老人,节后应转移注意力,多和子女通电话、视频聊天;与周围邻居多交流或参加一些适合老年人参加的集体活动,比如扭秧歌、唱歌等,尽快将心理落差调整过来。作为子女,更要在这段特殊的时间,多花心思关心远方的父母,多注意在节后这段时间给老人聊天问候。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