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新股发行要有长远规划
券商提醒中签别忘认购
下一篇4 2016年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投资论坛
合理安排新股发行要有长远规划

 

从今年元月一日起,新股发行将执行新的发行规则。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资金申购改为市值申购。面对新的发行办法,新股发行节奏如何管理?为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根据市场和交易系统初期运行情况,按照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维护市场稳定的原则,合理安排新股发行。

新股发行事关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局,而新股发行节奏直接牵扯到股市脉博的跳动。所以,合理安排新股发行,包括对新股发行节奏的合理掌握,是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比如,为缓解新规下新股发行对交易系统的压力,保证交易系统安全运行,初期新股发行将按各交易日均衡申购的原则安排,这就是合理安排新股发行的一种表现。如最近证监会只安排了7只新股发行,且每一个发行日只发行一只股票。

但合理安排新股发行不能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它更应该是一种长期行为,要有长远的规划。毕竟新股发行本身是一种长期行为。尤其是在当下,更加需要在合理安排新股发行方面制订出长远的规划出来。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目前的股市已经预感到新股发行带来的巨大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已经构成近期股市大幅下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如1月7日A股市场的熔断,就与一则关于“注册制具体实施方案月内将落定”的消息有着直接的联系。1月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强调“3月1日,是指全国人大授权决定二年施行期限的起算点,并不是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的起算点,改革实施的具体时间将在完成有关制度规则后另行提前公告”,这其实就是对上述消息的回应。

为什么目前的股市深深地感受新股发行的巨大压力?这一方面是由于IPO新政于今年1月1日实施的缘故,IPO新政实施了,IPO自然也会接踵而至。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原因在于,注册制将于今年推出,推出的时间最早可以在3月1日。而注册制的推出,更容易让市场将其与新股的加速发行联系在一起。虽然说注册制不只是“备案”那么简单,但在新股发行门槛降低,审核权下放交易所的情况下,两家交易所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展发股比赛这应该是可以预料得到的。更何况当下推出注册制,甚至还没有新《证券法》来对其约束。所以,市场不能不为此感到担心。

当然,对于注册制的推出,证监会也有明确的表态,声称注册制不会引发股市大规模的扩容。但这个说法其实很模糊,毕竟目前管理层并没有大规模扩容的明确标准。更何况在证监会表态注册制“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的情况下,上交所方面在积极备战战略新兴板,深交所也要恢复主板IPO,两家交易所对加快新股发行均是虎视眈眈。在这种背景下,有关注册制“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的说法难免显得有些软弱无力。这也是市场对注册制谈虎色变的重要原因。

而要消除市场对注册制的恐惧感,维护市场的稳定,这就有必要在合理安排新股发行问题上制订出长远规则,对新股供给实施“预期管理”,以稳定市场对新股发行的预期。比如,在上证指数下破2500点时,取消新股发行;当股指处于2500点到3500点区间时,每天平均发行0.5只新股;当股指达到3500点到4500点区间时平均每天发行1只新股,股指达到4500点到5500点区间时,每天平均发行1.5只新股。以此类推,股指每上涨或下跌1000点区间,每天调整0.5家新股发行额度。这既考虑了市场的承受力,又结合了市场所处的位置情况,无疑是市场化发股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然,这种供给的调整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每隔几年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一次,但总体上要保持稳定,以此稳定新股供给的预期,进而达到稳定股市的目的。而有了这样的新股供给预期,市场自然也就无惧注册制,也无惧战略新兴板的开通及深市主板恢复IPO了。股市的稳定发展也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皮海洲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