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艺术的安徽表达(上)
2016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当代生活艺术的安徽表达(上)

□ 张亚琴
《世上的光》
《美人蕉284》
《恍如抵达》
 

16位艺术家,20件艺术作品,构成了合肥的 “冷光源”。

这是个合肥人比较陌生的艺术类别——装置艺术。日前,“冷光源——2016中国合肥首届装置艺术展”在1912艺术街区亮相,而且展期持续一个月。

百度装置艺术的意思,原来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

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策展人祝凤鸣说,取名“冷光源”,缘于它是一个科学术语,相对于蜡烛、白炽灯、火山和太阳而言,有一种光源并非靠热能激发,而是凭化学能、电能转换,这类发光体包括萤火虫、霓虹灯、闪电等等,人们将此命名为“冷光源”。 相当于“热光源”而言,“冷光源”无热、亮度高、能耗低。

可是,意义不只在此。

此次展览,汇聚了中国众多“光源型”艺术家——北京11位,合肥5位。

他们,或是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级推动者,如栗宪庭;或是扭转中国现当代艺术进程的标志性人物,如肖鲁女士;或是“八五新潮”艺术的卓越践行者,如张羽、杨重光、孟禄丁、王华祥、陈宇飞;或是在国际、国内深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如陈庆庆、蔡锦、张方白、史金淞、尹朝阳等等;或是力倡东方审美、重铸传统的领跑人,如吴震寰。

而且,合肥的青年艺术家的悉数出场,也标志着安徽的当代艺术正以其沉潜的修为与创造,日渐形成新的发光体。

翻阅合肥的艺术史,它是第一个装置艺术展。

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都市相比,合肥当代艺术一直显得冷寂与贫弱。

但这并不代表在当代艺术里,没有安徽的声音。

比如出生在屯溪的蔡锦,其“美人蕉”系列绘画成为她内心感受的外在意象,而软皮沙发和床垫等对象成为缯画的载体。

比如芜湖的杨重光,他的作品似梦非梦,似实而虚,充盈其中的那种感伤而充满期盼的情绪确证了那段人生行程,如此真诚的生命现状。

他们的艺术,在国内外,声名远扬。

而在合肥,也有当代艺术展,虽说影响没有那么重大,但却标志着安徽艺术的有力表达。

杨重光:看到另一种深刻和厚重

幼年的杨重光,在父亲新潮思想的启蒙下开始自习绘画,他早期的作品充满着现代主义绘画的原始、夸张的艺术表现。

慢慢地,杨重光有了自己的主攻方向——抽象绘画,并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名气。他先后在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举办了个人画展,其作品也被多家博物馆、画廊和私人收藏家所收藏。

1990年,杨重光赴德深造,新表现主义在德国的影响不经意间与杨重光对材料的这种热爱和敏感相融合,使他成为一位不受风格限制,自由探索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实践,也从绘画延伸至综合材料、陶塑、装置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一位当代艺术家的综合艺术素养。

杨重光2000年以后的作品复归于一种更深沉的平静,在重回老家安徽之后,他的创作也开始回归一种对于故土文化的感受。比如,他用水墨的语汇描绘了安徽皖南的建筑。

总之,在杨重光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另一种深刻和厚重,就是杨重光在以他所有的心力和敏感去呈现他作为一个个体的最真实的生命体验。

代表作品:世上的光

作品材料:陶土

作品阐义:德国七年艺术生活,使艺术家杨重光的绘画有一种宁静深邃、悲悯感人的精神气象,迫使人们抵达超越性的想象、思考与诗性体验。此作品顺延了艺术家一贯的绘画风格。当下世界,人心孤寂,因孤寂而拥抱,因拥抱而互启爱——爱,无疑是世上的光明。由此观之,此作品深具本源探寻的美学魅力。

蔡锦:家乡的美人蕉情结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蔡锦的画一直都在重复一个主题:美人蕉。美人蕉的形象,来自她安徽家乡的一种真实的植物。

1990年她回老家时,偶然在一堆乱草中看到了一棵干枯的芭蕉树,大片的叶子包裹着树身,一种似肉红色的肌肤,那枯萎了的形和色深深地吸引了她,从此开始了 “美人蕉”系列的绘画。

1992年著名评论及策展人栗宪庭邀请蔡锦参加了首个巡回外国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当时五十多位参展艺术家都已成名,唯蔡锦一人是后起之秀且是女性画家,此展令她的创作开始备受注目。蔡锦在1995年的“女性艺术展”中以单车座、软皮沙发和床垫等对象作为缯画的载体,她觉得这些东西都跟人体有亲密接触,且她对柔软的东西有种特别的感应,于是创作出这些新鲜的绘画形式,后来更发展至浴缸和高跟鞋。

时至今日,蔡锦的美人蕉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上占有毋庸置疑的地位。

代表作品:美人蕉系列

作品材料:浴缸、丙烯

作品阐义:蔡锦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语言,隐秘灵慧的女性叙事,使中国传统花卉绘画,赋予一种现代性特质。蔡锦油画题材,多为枯干、松脆的美人蕉,而这些油画,是一个女人繁复、迷离的生命自喻。这些从画布延伸至浴缸、高跟鞋、床垫的油画,令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女人在房间的执拗独步,和充满梦幻的自我灰暗时刻。

陈宇飞:人物表达生存感觉

15岁就考上大学,这是艺术家陈宇飞履历表上绝对重彩的一笔。

陈宇飞是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传教授业剩下的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 近20多年来,陈宇飞在创作中一直对变动的环境和复杂的人性保持着高度敏感,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一种另类镜像。

陈宇飞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使用了意象化的手法。或以凝固了的、仿佛被挤压得变了形的人物形象,或以挤压在一起的人群,来表达他的生存感觉。

陈宇飞从小在艺校长大,在他的少儿时代,艺校的整体艺术气氛都陪伴着他成长。陈宇飞经过出国留学和南下打工后,又选择回到了合肥。从对艺术的喜欢到追求,他有过怀疑,有过艰难。但也从中体会到,艺术是无穷无尽的。

虽然合肥比不上大都市,但陈宇飞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非常浓厚的都市特征,这与他对都市文明的长期观察与体悟密切相关。

代表作品:恍如抵达

作品材料:集装箱

作品阐义:作为作品的材料——集装箱是从天津塘沽的现场中寻觅而来。当下,人的流动和物的流动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和上升势头,诸如“高铁”、“快递”、“物流”、“网购”、“外卖”、“滴滴快车”、“顺风车”等等词语不断涌出、频发。强大、快捷的运送系统使人或物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移动、降落。仿佛目的地也是动态的,长久的栖息和停顿是稀少的。集装箱有这样几个属性:落点不固定,容器,可移动,可抵达。

在集装箱上切割出拖着拉杆箱快步疾走的人的连续剪影,人形是飘落的碎片或是绷带缠身以及闪动的发光,使之构成了一个“恍如抵达”的幻像。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