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自去年以来,作为安徽省第六扶贫小组牵头单位之一的交行安徽省分行便与国家级贫困县滁州市定远县桑涧镇 “联姻”,启动了定点扶贫项目,由此走出了一家国有大型银行省级机构的重责任、出实招、见真效的精准扶贫之路。
“爱心学区”成了留守儿童乐园
开展精准扶贫,首先选人很关键。扶贫项目启动伊始,该行慎重考虑并经层层选拔,最终选派了行政部业务骨干刘畅到桑涧镇任驻村干部。随着项目的持续开展,今年他又挂任了河北村村委第一书记。记者此次对交行安徽省分行定点扶贫项目的实地走访也是在他的带领下完成的。
顺着桑涧镇一路往东,狭窄的乡道使得会车都要小心翼翼。路的尽头“河北小学”几个大字逐渐显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畅首先提及的留守儿童教学区扶贫建设项目。
据他介绍,河北小学是定远县目前唯一的村级小学,最多的时候有300个孩子,现如今大部分孩子都到镇里中心小学就读,剩下的68个孩子要么住得离镇太远,要么家里太穷。他第一天在学校看到的场景便是:高年级的孩子坐在教室前面听课,18个幼儿园学龄的孩子们因缺乏相应的教学场所,只能在教室后面玩乐打闹。
扶贫的精准在于能够解决实际需求。今年,交行安徽省分行在河北村开展了“一库、一路、一学、一教”四个扶贫开发项目。其中“一学”便是为了解决这些留守儿童“无学可上”的困境。目前,该行已在河北小学内建了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专门划分出一块独立的幼儿教学区域,并且还有两名专职老师负责照看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只能跟班起哄”的日子成为了过去。
“爱心路”铺到村民家门口
河北村地处丘陵地带,有4600名村民,村庄分散,交通不便,特别是村内有总长28公里的村道尚未硬化,平日雨雪天里人走在路上面便是一脚深一脚浅。而今年5月份,定远县又遭遇罕见的暴雨天气,大雨把原本就泥泞的土路冲得更加没了形状。
“村里人刚有收成,就赶了上几天暴雨,稻子堆得老高,运不上村道,等一天一斤稻子就得折价,急的跳脚!但自从交行扶贫项目启动后,泥巴路就成了‘爱心路’”桑涧镇镇长李文杰说。
今年下半年,交行安徽省分行对河北村村民组道路陆续进行修缮,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出行。本次走访发现,交行的“爱心路”已覆盖了其中的7条村民组道路。车行驶在其他乡间小道时还有些颠簸,但开至“爱心路”上明显平坦了许多。
据刘畅介绍,所谓修缮是在原本的泥巴路上打好路基,扑上石子再用机器压实,虽不如水泥路那么坚固,也能为农民出行提供基本保障。随着路的逐渐修缮,村民组道路连接成了“村村通”,农产品进城不再忐忑,工业品下乡也更加便捷,这就是“雪中送碳”的精准扶贫。
“爱心水库”引来源源活水
“眼看着清流到地头,伸长脖子就是够不着。”此前多年,定远县桑涧镇老百姓常为水发愁。从水源地到农田,遍布田间的小沟小渠,这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或梗阻,或跑冒,或通而不畅,成为了农业灌溉的一大难题。
得知这一情况后,交行安徽省分行扶贫援建人员入村进行了仔细调研,随后组织清淤、打地基、装闸门,半年不到,一座横跨两个水库的闸门修好,从此两个水库便可根据积水量相互调剂。
据了解,桑涧镇地处丘陵地带,虽年均降水量丰富,但地表特征不利于储水。为此,交行安徽省分行便投入扶贫资金,并撬动了当地政府的水利工程专项资金,在河北村下周、小黄两个村民组东部建设了占地100亩的“交行爱心水库”。明年开春,该项目二期工程将架设水管,从最近的池河引水到水库。届时老百姓便能尝到源头的活水,周围农田也能喝上“增产水”。这也为该行后续落实四个扶贫开发项目中的“一教”项目奠定了基础。
百年交行,责任为先。记者从交行安徽省分行获悉,今年开展的精准扶贫、定点帮扶河北村,只是该行积极相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回顾过往,从捐赠“爱心报刊”到获得中国儿基金会“零钱募捐箱”活动表彰,从 “无偿献血传爱心”,到“慈善一日捐”,再到不久前为桑涧镇中心学校修建一条“幸福交行-爱心之路”等等,交行安徽省分行正用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稳稳的走在了一条富有“责任交行”精神的公益之路上。未来,该行还将一如既往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身业,用爱与责任,书写百年交行的责任情怀,铸造责任交行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