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商圈或因交通改善重生 二孩政策刺激母婴小家电市场
2015年12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6年安徽商贸业:
老商圈或因交通改善重生 二孩政策刺激母婴小家电市场

□丁林/文
 

商业的热点总是紧随外界的脉搏。当阳光即将洒向2016年,安徽的商业又将扮演何种角色?

受到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通车的影响,这条运营轨迹上的商家即将露出久违的笑容;而二胎放开的政策刺激,也必将吸引着全国家电生产制造基地的眼球。而从外贸环境看,未来的一年,中韩、中澳自贸协定也必将让更多的皖货走出去。

老商圈或因交通改善获重生

从最早的四牌楼、三孝口商圈到如今的天鹅湖板块,合肥的商业圈层逐渐由老的市中心向外围拓展。

掐指一算,目前已有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盘踞在政务区天鹅湖板块,从天鹅湖万达到银泰城,从新地中心到最近开业的华润万象城,商业综合体的相继开业给市民提供了更多购物选择的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

然而,相比这些新商圈,市中心的老商圈在未来的一年,或因为外资条件的逐渐改善而重新获得商机。金鹰即将从合肥“飞走”,根据金鹰的撤离公告,因修路等原因导致的经营下滑,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过,历史的车轮在驶入2016年后,不敢说老商圈会重新再生,但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会逐渐降低。

2016年底,合肥地铁一号线就将开始试运营。除了给合肥城市交通格局转型带来更多的期待,“地铁时代”的到来必将实现沿途更多老商圈的重生,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地铁站附近,将会成为市民平日聚会休闲的一个集散地,也将会成为外地游客观光游览购物的会聚之所,毫无疑问是人流量最大的“黄金宝地”。

业内专家预测,随着合肥地铁的不断建设完善,合肥商圈的“更新换代”即将从预想走向现实。众多地铁线路的规划让合肥拥有“轨道之城”的美誉,地铁的建设使得城市商圈布局产生格式化调整,同时,也标志着地铁周边的商圈经济辐射范围逐渐扩大。

母婴家电催热合肥小家电市场

作为全国有名的家电生产基地,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二孩政策的放开,有消息称,新政所带来的消费红利每年将超过1600亿元,其中母婴家电市场则最先尝到甜头。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新一轮“生育高峰期”如期将至,这将让母婴家电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催生出一个每年超百亿规模的巨大市场。但目前现状是,母婴家电行业陷入了“叫座不叫好”的尴尬境地。质量参差不齐、功能设计不实用、价格虚高……小家电的毛病母婴家电都有。体验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消费者的热情顿消。

不过,合肥本地已有小家电厂商瞄准了母婴家电市场的巨大潜力。合肥荣事达小家电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守祥说,在互联网风潮下,小家电的销售要触及市场的各个角落,比如微信平台。

“微信本身就是一个社交平台,和平时的通讯软件的概念是一样的,但是它可以聚集一圈人脉,比如微信中的朋友圈,可以通过朋友的关系,信任我的人所以信任我的产品,这个信任关系是有的,所以在微信商城里,对于自己的朋友来讲,自己销售的产品大家有可能也能接受,这样微信产品它就变成了一个社区化的营销品牌”。刘守祥认为,在放开二胎政策的刺激下,一些家用母婴小家电必然成为明年市场的新亮点。

进出口贸易企业“利弊相当”

在外贸层面,明年安徽将呈现什么样态势?据省内有关部门分析,当前,安徽外贸一方面将受到TPP冲击,另一方面,中韩、中澳自贸协定也将为皖企出口带来便利。

“举例来说,根据TPP规定,纺织产品‘从纱开始’之后的所有工序和原料,都要在TPP成员国内进行,才能享受12国内零关税的待遇。”专家分析认为,这有可能使得越南目前每年从中国进口的约47亿美元纺织品转而从美国、墨西哥等TPP成员国进口,而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日本的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可能会替代中国产品,导致国内相关行业产业流失、就业减少。然而,纺织服装、汽车、机电产品是安徽主要出口商品。

另一方面,12月20日生效的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有利于形成稳定互利的投资环境,让中韩、中澳企业在更大空间内优化资源配置。

安徽约有两千余家企业的产品出口至韩国和澳大利亚,包括农业产品、食品、矿产品、化工产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箱包、羽绒制品、玩具等。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预计将为安徽出口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815万美元。 进口方面,自贸协定生效后,也将较大程度提升从两国进口的贸易额,尤其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铜精矿等稀缺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我省的消费者也能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澳大利亚的乳制品、牛肉等优质农产品,以及韩国的化妆品和服装等。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