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四川达州市民又开始为准备年货忙碌,赶制香肠、熏制腊肉毫无疑问成了众多家庭的重头戏。12月14日,记者从达州市环保局获悉,本着既减轻空气污染,又满足百姓生活需要的原则,达州已在中心城区规划设置了4个腌腊制品熏制点。对于擅自在中心城区设置腌腊制品熏制点或进行熏制活动的,有关部门将依法查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月15日《华西都市报》)
基于达州曾将当地空气重度污染的罪魁祸首指向腊肉熏制的分析评估,统一规划出几个腌腊制品熏制点,无疑是既减轻空气污染又顾及民众生活习俗的“折中”决策。不过,靠集中熏制就能根治空气污染,民众仍不免心存疑虑。
从道理上分析,设置若干熏制点不过是将户户冒烟、各自为战的零散作坊“集中”起来,其最大好处就是便于政府及环保部门发现问题和规范管理,但如果其功能仅仅满足于此,即便是全城的市民都如约而至,也不过是将污染物排放换了个地点,其冒烟“总量”却并未有丝毫的减少,抑或是以“集中污染”取代“炊烟四起”。这显然背离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推行“腊肉定点熏制”,不能只图强制性归堆的形式“好看”,而必须让相应的环保举措紧随其后。这就需要紧紧揪住破解污染物排放难题的牛鼻子,努力在质量监控、程序规范、排放达标等各个环节有效作为。比如,能否利用科技手段对油烟排放实施统一收集并施以无害化处理,尽可能减少或弱化其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积极组织技术性攻关,致力改进熏制腊肉的制作工艺,研究和探索与“无烟烧烤”同理的腌腊制食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