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籍的历代皇后
2015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籍的历代皇后

□ 张亚琴
高皇后
马秀英
 

《芈月传》最近很火,从入宫到太后的征途,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其实,作为皇宫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些皇后们是幸运的,她们有着别人羡慕的锦衣玉食,但她们同时也是不幸的,她们的命运从来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算是贵位一国皇后,她们也不过只是帝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当然,一代贤后也大有人在。比如蒙城高滔滔、宿州马秀英、凤阳徐妙云……

她们,有胆识,仁慈,善良,俭朴,最重要的是非常爱民。

可以说,一代贤后莫不过如此。

徐妙云功臣后代助朱氏起兵登“顶”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因而,他的儿媳来自同一地方就不足为奇了。

徐妙云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 1402年被册立为皇后。

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至徐家,为儿子朱棣聘为妃。于是,当年只有15岁的徐氏,便嫁给17岁的燕王朱棣为燕王妃。

徐妙云仁孝温和,马皇后不只一次当众称赞这位儿媳妇。当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在朱棣前往大宁“借”兵之际,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燕王妃本人亲自登城督战,与世子朱高炽成功保卫了北平城。

当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结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燕王妃再次踏进皇宫的时候,已经是这里的女主人了。

做为妻子,在朱棣竭力为自己“正名”的时候,徐皇后也倾尽全力相助丈夫。她还曾经向朱棣要求召见大臣们的妻子,并对她们说:“女人侍奉丈夫,并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而已,应该对他们的前途事业也有所助益。 朋友的劝告,不易被男人采纳,同样的话妻子来说,就容易入耳得多了。我与皇上朝夕相处,从不以私欲开口,所说的一切都以生民为念。希望你们也能以此自勉。”

可惜,徐妙云年寿不永,她只做了四年皇后,就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的七月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最后一次劝谏朱棣,让他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惯自己的娘家。她还叮嘱太子朱高炽说:“我一直惦记着当年在‘靖难之役’初起时,为守住北平城而应命作战的将士妻子,感念她们的功劳和付出的伤亡。想要趁着皇帝日后北巡的机会,亲自向她们以及她们的家人赠予嘉奖抚恤。只可惜我再也无法完成这个宿愿,这是我此生唯一的恨事。”

徐皇后去世时年仅四十六岁,朱棣对结发妻子的去世非常悲恸,他为徐皇后上谥号曰仁孝,并从此不再立后。

高滔滔历经三朝的“女中尧舜”

蒙城县漆园镇十里井村高庄,出了个很有名的皇后——高滔滔。

历经北宋的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哲宗继位后,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在个人品德上她谦虚朴实,约束本家,严守妇德,被誉为女中尧舜。

宋英宗赵曙与高滔滔婚后鹣鲽情深,高氏为他诞下了四子四女;史料没有英宗晋封妃嫔的记载,并有“左右无一侍御者”之说。

赵曙虽然有点优柔寡断,却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倔起来也敢跟养母曹太后作对,他能尊重皇后到按她意见不纳嫔御的地步,应该归功于那段青梅竹马的爱情。唯一遗憾的是他们未能白头到老,赵曙仅做了四年的皇帝便驾崩,撇下了当时三十多岁的皇后高氏。

1085年,高后的儿子宋神宗病危,哲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哲宗时年9岁,因其年幼,群臣奏请高太后垂帘听政。

于是,54岁的高滔滔便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

高太后临朝听政之初,一面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老黄牛臣,一面降诏停修京城内已开工兴建和将要兴造的宫殿、府衙、寺院,遣返从各州府县征调的农民役夫;裁减皇城觇卒;严禁各级官吏行苛政、贪污肥私、聚敛财富;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夫,给予减免田赋。引诏下达到各州府县城乡时,农民赞不绝口,称颂为“快乐条款”。

太后胞弟高士林,自幼学文习武。宋英宗几次提出加封高士林的官司职,都被高皇后谢辞。

高皇后说:“我做了皇后,我的娘门高家已是高贵的皇亲了,所以,对我娘家人的提升,更要慎重。再说我弟士林,已获升朝籍,在朝廷上有一个职差已经过分了,哪能再晋职?”

后来,宋神宗即位前,到外公高府去过。使他最不满意的是,作为开国元勋、五朝功臣的高王府,住的却是曲直低矮的旧瓦屋。即位后,他多次提出为外公高家营造大府第,高太后坚辞不许。

后来,太后被儿子唠叨得不耐烦了,提出:宅基地由太后亲选,建造高王府的全部费用由太后自己的薪俸付给,不用大农(主管国家财政收支机关)一文钱。

高太后节俭朴实,衣饰除朝会典礼,在宫中常用补衣,不用丝锦。宫中膳食,只用羊肉,因为羊吃草,不需用粮食,并且不得宰母羊、羊羔为膳;牛因能耕田,严禁食用。高太后还常到御房,视食器刷洗是否干净,并戒以节俭以不可奢侈浪费。

马秀英与丈夫患难与共建帝业

1382年八月,身为宿州人的马秀英去世了。

内心最悲痛的,莫过于朱元璋。

她从朱元璋于危难之中,她虽然是个女子,却颇有胆识,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即使在大富大贵后,她也保持了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并劝告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得贤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为至理名言。

马秀英是大将郭子兴老友马三的小女儿。马三原是宿州闵子乡信丰里的富户,后来因杀人避仇,带着小女儿逃到定远投奔郭子兴, 二人结为刎颈之交。郭子兴揭竿起义时,马三回宿州策划起兵响应,不料回去不久就死了,早年丧母的马秀英从此成为孤儿。郭子兴悲痛之余便将其收为义女。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英勇善战,深受器重。郭子兴遂将这个义女许配给朱元璋。

但作为农民起义军元帅的郭子兴性情暴躁、气度狭小,在别人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饮食。马氏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自己。

之后马氏拿出自己的积蓄献给郭子兴的夫人,求其向郭子兴调停说情。朱元璋出征遇到灾荒缺粮,她常贮存一些干粮腌肉,让朱元璋随时充饥。朱元璋行军作战的文书、军令和随手写下的札记、备忘录,都交给她保管,她整理得井井有条。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封马夫人为皇后,并把她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马皇后从不出面干预政事,但仍处处留心朱元璋治政的得失,进行婉转的劝谏。

1382年(洪武十五年)八月五十一岁的马皇后患了重病。朱元璋寝食不安,群臣“请祷祀山川,遍求名医”。当时她年仅 51岁,身体原本硬朗,如能找到高明的医生,对症下药,或许能治好病;但她不肯就医。朱元璋问她原因,她的回答实在感人心魄。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