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啃棉被充饥 子女该当何罪?
结婚证“有效期” 是拿婚姻当儿戏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5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人啃棉被充饥 子女该当何罪?

□ 汪昌莲
盼星星盼月亮 王恒/漫画
 

有人报警称,南京浦口一出租屋内一位独居老人饿得只能啃棉被。民警还没进屋子,就闻到满屋异味,而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正在啃着棉被。邻居夜里总能听到老人痛苦呻吟。据悉,老人有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12月8日《扬子晚报》)

一位七旬老人独居出租屋,经常夜晚痛苦呻吟,并靠啃棉被充饥。在物质和生活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居然发生如此尴尬一幕,令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特别是,老人膝下有4个子女,却无人来探望,更没有人管老人的死活,亲情的冷漠、孝道的迷失,令“常回家看看”蒙羞,更让“以法治孝”沦为一纸空文。

相信人们不会忘记,发生在南京的两名女童饿死家中的惨剧,蛇蝎母亲将两个女儿反锁家中不管不顾,涉嫌故意杀人,已被法院判了重刑。相比之下,这位老人在出租屋忍冻挨饿,饱受病魔折磨,虽然与这起案件具有本质区别,但是,4个子女对体弱多病的老人长期不闻不问,导致老人缺衣少吃,不得不啃棉被充饥,这是否已经构成了犯罪呢?

事实上,因子女长期未能履行“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导致老人缺衣少吃,已经远远超出了“以法治孝”调整的范畴。即便是法院责令其子女赔礼道歉,今后应“常回家看看”,或者给予经济处罚,但无法将老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可见,对于因子女长期未能履行“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造成父母缺衣少吃甚至伤亡等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子女的刑事责任,以遗弃罪或虐待罪论处。

因此,老人啃棉被充饥,值得当今社会反思。与其依赖于“以法治孝”,不如唤醒沉睡的孝心与亲情。我们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他们的“精神赡养”。比如,将父母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亲手为他们准备几顿丰盛可口的年饭;陪父母去医院检查身体,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