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究竟有哪些压力? 家长和学校又应该做些什么?
2015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学生疑因学习压力大跳楼轻生引人深思
当代中学生究竟有哪些压力? 家长和学校又应该做些什么?

□ 钱小秀 龚常玥 记者 李尚辉
 

11月30日,省城育英学校一名初三女学生疑因学习压力大而跳楼,让人扼腕叹息。

事实上,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类似的事件远不止这一例。

本应该是对人生充满了期望的花样青春,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压力?目前,中考备考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面对学习压力,作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学校,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昨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展开了调查。

A 孩子压力

林同学: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

在省城寿春中学初三就读的林同学近来上课总是容易走神,一看到作业就心情烦躁。

林同学告诉记者,最近的一次段考中,他又落后了两个名次,“快中考了,原本给自己定的目标很高,但是好几次段考都没考好,我越来越没有自信了。”

“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工作都很辛苦,虽然他们平时在我学习上不说什么,怕给我压力,但我心里明白,如果成绩不好,将来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就没有一个好的出路,感觉更对不起我的爸爸妈妈。”林同学说。

刘同学:考得不好家长肯定会骂

和林同学同年级的刘同学最近也感到困惑,“我觉得学习压力不小,因为在班里的成绩好不好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还有家长的检查,要是考得不好肯定要挨骂。”

刘同学每天放学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写作业,同时等家里人做晚饭,为了配合他的放学时间,家里连开饭时间都改了。刘同学说,他平时写作业到晚上十一点后,如果困了就先睡觉,然后定个闹钟,第二天早上起来接着背书、吃早饭、去学校,“考试前一个星期,我肯定比平常起得更早来背书,有时候考不好真的对自己挺没信心的。”

冰同学:妈妈希望我是全才

又岂止是背负着学习压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也是孩子压力的一大来源。章女士对自己的女儿冰同学的期望就很高,冰同学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数学是弱项,冰同学经常因为数学没考好与妈妈发生争执。

“妈妈希望我是全才,每门课都是优秀,但是数学就是我的软肋,学也认真学了,但是没有起色,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冰同学说,她总感到自己的学习成绩离妈妈的期望还很远,因此,她一直都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甚至让她喘不过气来。

B 家长困惑

吴女士:想帮忙,但“无从下手”

昨日中午11点左右,记者来到庐阳区夏店路寿春中学,在校门外熙熙攘攘的家长互相攀谈,他们手里提着给孩子送的饭菜,不时地朝校内张望等待孩子放学。据悉,送饭的大都是初三毕业班孩子的家长,占毕业班总人数的80%左右。

“儿子现在上初三,我每天都来送饭,在学校食堂排队等浪费时间,轮到他的时候饭菜也不热了。”谈到儿子的学习压力大时,张女士心疼地说,“他每天写作业都写到半夜,学习上的事情我们也不懂,再着急也帮不了他什么。”

刘女士:很担心孩子的压力没办法释放

刘女士的孩子今年也读初三,谈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刘女士是满脸愁容。“孩子的压力确实很大,每天晚上学习都熬到十一二点,但成绩还是不太理想,作为家长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多了怕孩子承受不了那么多的压力。”

刘女士表示,她孩子平时回家吃完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做作业,几乎不主动与家长交流。“孩子有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每天和我说的话不超过5句,我们问一句就回答一句,现在快中考了,我们很担心他的压力没办法释放。”

方女士:能做的,只能是满足孩子的要求

下午五点十分左右,合肥四十五中学校门口已经渐渐聚集了不少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方女士也是这“大军”中的一员,她坐在电动车上,车篮里还放着大包小包的零食。

方女士对记者说,她只要下午没班就会先去买点孩子喜欢吃的零食,然后到学校门口等孩子放学,好让他在路上省点时间,早点到家写作业,晚上能睡得早一点。

“我知道孩子学习也辛苦,但初三很关键,我希望他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家的小孩自觉性很差,不管管他,心思肯定就不在学习上了,那怎么行?”方女士说,“我现在能帮到他的就是给他提供好的条件,安心学习,他有什么想法也会跟家里说,合理的要求我们也会满足。”

C 老师指导

陈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要互相理解

寿春中学九年级(25)班班主任陈老师,有着12年带毕业班学生的经验,对于如何排解孩子的学习压力,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陈老师告诉记者,毕业班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压力,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信心缺乏、学习生活无精打采,严重的则会烦躁、厌学甚至有发火等表现。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时常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一旦发现这些苗头就要及时与其沟通,进行排解。

“我们班的氛围应该算是比较积极活泼的,我会经常询问他们的意见然后回家准备一些他们想听的歌,大家在班里一起听歌,一起放松。我希望能让他们知道学校和班级是能够给他们支持和帮助的,是能够让他们依靠的港湾,能给学生充分的安全感。如果有学生觉得状态不好想回家调整,我也会视情况批准。”

陈老师认为压力也分成很多种,适当的压力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任何东西过分了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在陈老师的班里,也经常有学生由于家庭原因来找老师开导的。来自家庭的压力也常常使学生感到无法解决。父母有时候对孩子期望过高,会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完成一些超出能力的事,或者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各方面都不错,就是化学成绩不好,她家人就非常不满。作为班主任,我不仅要鼓励这位同学,更主要的是要和她的家长沟通,只有调和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矛盾才会减少。我了解我的学生,有的孩子很有思想,所以我也尊重他们的决定。有的孩子希望我去帮助他们和自己的家长谈谈,我也非常乐意。”

面对家庭压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家长和孩子之间要互相理解,多多沟通。有时候家长常常将孩子青春期的一些表现误解为性格上的缺陷,这种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孩子,在想方设法调整孩子心态的同时先从自我调整开始。

陈老师表示:“其实孩子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每个人都有优点,也会存在某一方面的‘短板’,家长应该正视这些,降低标准和期待,我们建议因材施教。”

汪老师:沟通和交流才是最有效的

现任初三班主任的汪老师说他已经带过四届的毕业班,每当到初三,他和那些学生的心情都一样紧张,作为班主任,他承受的压力不比学生少。

“我每隔几天都会找学生聊天,有的时候可能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想法,这就需要一个耐心交谈的过程,在帮助孩子减少压力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要先容纳孩子的一些情绪表现,再谈问题,只有在这种理智端正的情况下,才能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你才能及时帮他们解决那些学习之外影响他们的事情,沟通和交流才会是有效果的,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汪老师说:“学生的压力不能光靠学生一个人去解决,这是家长、学校与孩子共同面对的事情。快乐你我分享,压力大家来扛,这样才会让孩子觉得不是在孤军奋战。”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