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旅游业在悄悄“变脸”(下)
2015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铁时代,旅游不仅仅是一张门票 “四个旅游”,定位旅游强省建设
2015,安徽旅游业在悄悄“变脸”(下)

 

“四个旅游”定位旅游强省建设

“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这4大“旅游”是安徽旅游发展中的关键词。

8月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安徽省旅游局印发《关于建设旅游强省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的意见》,进一步动员全省旅游行业加快旅游强省建设。

安徽省旅游局在《意见》中提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建设旅游强省,打造“四个旅游”,是安徽省旅游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省旅游行业必须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围绕打造“幸福旅游”,进一步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围绕打造“美丽旅游”,进一步强化特色旅游精品开发;围绕打造“智慧旅游”,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旅游”推进力度;围绕打造“信用旅游”,进一步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

据悉,安徽省旅游局将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大力发展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开展万名乡村旅游创客和乡村旅游扶贫行动。在推动“互联网+旅游”方面,将加速旅游支付电子化和便利化进程,支持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租车等“互联网+”新业态发展。

5A景区再添三河古镇“新成员”

省会合肥没有5A景区的尴尬局面被打破。10月8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最新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包括全国11个省份共14家旅游景区入围。其中,我省合肥市三河古镇景区榜上有名,成功晋级5A景区方队。这也意味着,省城有了5A景区零的突破。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随着三河古镇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省的5A景区达9家。借助合福高铁的开通,安徽旅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皖南国际示范区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935.1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52.6万人次、国内游客1.06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1%、11.0%和13.4%。

在旅游格局上,皖南国际示范区与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四大板块交相呼应。黄山市、合肥市和芜湖市发挥旅游中心城市效应,形成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运动、会展商务旅游和都市旅游、红色旅游、科考旅游、工业旅游和自驾游等十大旅游产品。

三年内建设2000座旅游厕所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的总体部署,安徽省将通过“建、改、扩”等方式强力推进安徽的“旅游厕所革命”。据悉,配合全省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分布和旅游线路,安徽省计划三年共建2000座旅游厕所。

据了解,我省旅游厕所建设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建设目标,分布的主要范围是各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优秀旅游乡镇、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休闲步行街区及其他旅游接待场所。建设将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和养、管相结合方式,组织实施。

今年我省目标是拟建厕所887座,其中改扩建242座、新建645座,总建筑面积达6.9万平方米。截至7月底,已建成旅游厕所288座,剩余部分年底前将如期完成。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