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紧急下令 暂缓运毒7.5公斤农民死刑执行
国办:从源头治理“奇葩证明” 凡无法律依据一律取消
3上一篇 2015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办:从源头治理“奇葩证明” 凡无法律依据一律取消

 

□ 据新华社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日前全文对外发布,其核心目的正是推动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国办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凡无法律依据的证明和盖章,原则上一律取消。

《通知》出台了哪些硬措施?有哪些硬约束?将给群众办事创业带来哪些便利实惠?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祛除“办证多”、“奇葩证明”顽疾

问:不少群众反映“办证多、办事难”,以及各种“奇葩证明”,这些问题如何破解?

答: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创新和改进公共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困扰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仍然存在,各种“奇葩证明”屡见不鲜,不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严重影响了创业创新。《国务院关于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服务。

出台《通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法律法规为遵循,进一步简环节、优流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实现办事全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可核查,切实解决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问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让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

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尽量压缩需要提供各类证明材料的弹性和空间。主要从三方面出实招:首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要坚决砍掉;其次,办事部门可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再次,探索通过申请人事前承诺,办事部门事后核查监管的方式,进一步减少由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同时,为了防止证明材料“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确需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要严格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作出明确规定,必要时履行公开听证程序。

为避免“程序繁”、“环节多”、“时限长”等困扰,要对办事流程进行升级再造,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在现有政务大厅基础上,实现功能升级,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交“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同时,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消除“中梗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严问责·明时限·确保落地生效

问:“办证多、办事难”是个老问题,此次出台的《通知》能不能真正发挥效果?

答:解决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通知》要求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升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为民服务的能力,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及时督促整改,大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拖、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坚决克服服务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同时,加大效能评估和监督考核力度,探索运用网上监督系统,确保服务过程可考核、有追踪、受监督,力求从根本上遏制服务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不善为”等问题,真正做到敢于担当、主动服务、创新服务。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探索建立“群众点菜、政府端菜”机制,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在改进公共服务中注重汲取群众智慧,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面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及中介服务机构,也要不断优化服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其加强指导和监督。

问:群众对于解决办证多、办事难问题的盼望很迫切,相关工作有没有时间表?

答:《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针对群众在公共服务方面期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拿出具体解决方案,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实施一个,并同步向社会公开。2016年1月底前,要向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报送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