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流域“十二五”规划进度不到50%
2015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省水污染防治报告出炉
巢湖流域“十二五”规划进度不到50%

□ 星级记者 俞宝强
 

“十二五”以来,全省新增污水配套管网7071公里,新建、扩建82个污水处理厂;生活饮用水水样合格率为65.9%;“十二五”规划项目,巢湖流域进度不到50%;62个县(市)中,仅31个建有备用水源……11月1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从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所作的“全省水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以及省人大城建环资委的调研报告中发现,有“漂亮”的数据,也有“扎眼”的数字。

问题1 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仍为重污染

据缪学刚介绍,全省五类、劣五类水质的断面仍占15.9%,淮河流域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59.1%,部分支流水质较差,一些湖库富营养化,水华时有发生,甚至影响到周边群众的饮水安全。

其中,巢湖流域合肥市的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淮河流域宿州市的龙河、淮北市的濉河,长江流域滁州市的来河水质仍为重污染,主要污染物超标严重,治理难度较大。

厅长答复 今年年底前制定实施安徽版“水十条”

针对该问题,缪学刚现场表示,将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水十条”,结合我省实际,今年年底前制定实施我省方案,省政府将进一步与各市政府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探索建立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新机制。对于各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各市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压实地方防治责任。

问题2 “黑臭河”关注度高,不满意程度大

在两份报告中,都提及了“黑臭河”,这也是我省水污染方面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黑臭河未得到有效治理,流经城镇的一些河段以及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沟渠塘坝污染比较严重,部分河岸垃圾成堆,水体黑臭”。据缪学刚介绍,“黑臭河”问题,公众关注度高,不满意程度大。

此外,农业面源污染日渐突出。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加上畜禽类粪便及化肥、农药、农膜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已经成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巢湖流域面源污染已近污染总负荷的二分之一。

厅长答复 将对城镇黑臭水体全面摸查

针对“黑臭河”问题,在采访中,缪学刚也给予了正面回应。

“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对城镇黑臭水体全面摸查,在重污染河流和城镇黑臭水体全面实行‘河长制’,切实落实‘一河一长、条块结合、分行包干’的管理责任体系”。缪学刚表示,针对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应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全面消除黑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在整治过程中,提高公众参与度,让人民群众满意。

问题3 巢湖流域规划项目进度仅为49.1%

据缪学刚介绍,截至目前,我省长江、淮河、巢湖流域规划项目完工率分别是94.6%、76%、49.1%。其中,巢湖流域完工率离目标相差较远。

“十二五”以来,全省新增污水配套管网7071公里,新建、扩建82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但也有不少问题存在……

在省人大城建环资委的调研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建成7座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日供水规模35.5万吨,只占“十二五”规划目标的50%。

厅长答复 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

“完善水污染防治保障机制,加大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水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缪学刚表示,将把推进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强农惠农富农等政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将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对工作推进不力、完不成考核目标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问题4 生活饮用水水样合格率为65.9%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14年我省水质达标率为96.5%,比2005年的81.6%,提高了14.9个百分点。但饮用水水质依旧存在问题,2014年,全省生活饮用水水样合格率仅为65.9%,其中城市市政供水合格率为83.3%,农村供水合格率为58.4%。

省人大城建环资委的调研报告显示,许多地方卫生习惯较差,“脏乱差”现象还较普遍,大多数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排放倾倒,甚至造成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此外,缪学刚还表示,目前,我省还有部分农村人口以浅层地下水为饮用水,水质安全难以保证。

厅长答复 所有县(市)2018年底前全部建成备用水源

“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改,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及违法建设项目”。缪学刚表示,我省62个县(市)中,31个建有备用水源,还有一半没有建立。将加快推进市、县备用水源建设,确保所有地级市在2016年底前、所有县(市)在2018年底前全部建成备用水源。并做好已有备用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水源周边截污工程建设,确保备用水源在应急状态下正常运行。

此外,还将建立并完善城乡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预警体系,做好枯水期和汛期污染联防联治工作,防止发生危及群众饮水安全的重特大水污染事故。并制订各流域水污染应急预案和饮用水水源地应急保障方案,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预警和风险管理。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