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 请走出这些误区
互联网保险业“跑马圈地”风头劲
3上一篇 2015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身险、车险狂飙突进 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异军突起
互联网保险业“跑马圈地”风头劲

□ 于洁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险企挺进互联网试水网销业务,一系列带着互联网基因的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出现,互联网保险无疑成了2015年下半年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中保协近日公布的2015年1~9月互联网保险市场经营数据更是令人瞩目,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32.24%。

事实上,互联网保险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早已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和各路资本的青睐。

行业:人身险、车险呈现快速增长

根据中保协公布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实现了累计年化规模保费1181.9亿元。跟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高达332.24%。然而,与整个人身险行业相比,互联网人身险1~9月保费总收入所占的比例仅为6.3%。据悉,截至三季度末,开展网销经营业务的人身险公司数量从2014年的52家增长到58家,占人身险公司总数已达81%。由此可见,互联网人身险的成绩虽然亮眼,但是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财产险方面,前三季累计互联网财产险保费收入557.85亿元,同比增长61.45%。其中,车险524.31亿元,占比94%;非车险33.53亿元,占比6%。业内人士认为,因为车险易于操作,所以很多会通过网销平台出单。然而,在车险费率改革背景下,降低成本是大势所趋,因此车险在未来互联网财产险的比重,还将更受重视。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互联网人身保险仍以第三方平台为主,官网为辅。人身险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承保件数达到1.6亿件,实现的业务规模保费高达1150.2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97.32%。其中,在第三方网站合作方面,阿里巴巴集团(含淘宝、天猫、招财宝、支付宝、聚划算等)合作保费超过17亿元,占第三方的四成以上。

风向:领跑平台融资不断强者愈强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保险模式除了保险公司自建网络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外,还有专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发展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中不乏几家“领跑者”,今年以来,平台获融资的捷报频频传来。

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CEO马化腾及平安保险马明哲等发起创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始终是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绝对焦点,成立以来一直以碎片化、定制化、场景化为主要特色做在线保险产品。而完成首轮融资的众安,目前估值已超过500亿元。

另一家互联网保险平台,主打“保险黑板擦”APP的意时网也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股权融资,目前估值已达近100亿元。而作为首个拥有自有全国经纪牌照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大特保,则致力于做高性价比的健康险。上线半年就完成A轮和A+轮总额1.8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两极分化严重,是近期互联网金融行业愈加明显的发展趋势。反观互联网保险,领跑平台风生水起,强者愈强,是否也是马太效应的体现?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互联网保险尚处在初生阶段,充分细分才应是目前互联网保险发展的阶段性表现。”

颠覆:产品创新正在改造传统险种

说起互联网保险,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那些通过场景碎片渗透到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奇葩险种”。比如,近期推出的一款“失眠乐”,抢购到“失眠乐”的用户,在凌晨0点~1点或凌晨1点~2点之间,在指定的栏目中有超过五个字符的有效评论,就可以分别获得5元和10元的失眠补偿金。

然而,“奇葩险种”只是为了吸睛,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整合产品研发、渠道、服务的全过程,建立差异化模式,才是保证行业健康成长的核心。于是,也出现了一些更具互联网性质的创新模式。

作为首个O2O共保模式的互联网车险——“保骉”车险就是这样的尝试。所谓的“共保”模式,即是该款车险由众安保险与平安依靠各自优势联合推出的。首先,在定价上,“保骉”会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根据车主的驾驶行为习惯等多纬度进行定价。其次,在核保方面,则是参考平安多年积累的赔付数据、应用风险识别模型对车主的历史赔付情况进行分析和理赔。而之前提到的车主驾驶行为等大数据从何而来?OBD(车载诊断系统)设备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保骉”车险用户都会获赠OBD设备的使用权,在授权后即会记录用户的驾驶行为数据,从而进行分析,提供参考。这种“数据共享,风险共担,系统互通”的新模式,不仅是线上线下的融合,也是互联网对传统险种的改造。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