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晚来做“石痴” 家中藏有“奇石馆”
写得了书法,练得了瑜伽
七旬老人学“放翁” “拄杖”写诗六百首
下一篇4 2015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人晚来做“石痴” 家中藏有“奇石馆”

 

□ 高旭 李丽 记者 祁琳 文/图合肥明光路街道填海巷社居委辖区居民陈夫仪,今年70岁了,从20多年前开始,便收藏各种石头,目前已经有1000多块了,在他家里,开辟了一个“奇石馆”。

20多年前培养起收藏石头爱好

陈老原本是一名退休老师,20多年前快退休的时候,他就在想怎么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有意思,因为自己灵璧人,对家乡瑰宝灵璧石情有独钟,便给自己培养了一个收藏石头的爱好。

现在陈老已经收藏了一千多块,但是还记得自己买的第一块石头,“就在裕丰花市买的,一块羊一样的石头,300块钱,后来还有人要出1000块来买,但是我不会卖的啊。”因为陈老老伴是属羊的,他买来也是送给老伴的,当然舍不得卖。从那之后,陈老便开始自己的收藏。

“每一块石头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珍贵。”

对包公文化情有独钟

陈老不仅对灵璧石有非常浓厚的爱好,对包公文化也是情有独钟,2003年,陈老从书店买书回来,路过清风阁附近时,突然看到路边有一块石头,“像鞋掌一样的形状,突然觉得好像一个包公的形状。”

陈老一边指着石头,一边告诉记者,“你看这边像帽檐吧,这边是朝服,这里有一条腰带。”经陈老一描述,包公的样貌跃然“石”上。

为此,陈老还为这块石头的来历写了一首诗,“天造奇石,人赋妙意,包公有灵,千年回归,人石合一,回归故里……”从那以后,陈老对包公进行了潜心研究,并且根据包公的故事,从全国各地搜集相对应的石头,“凤落包家”、“辞官守孝”、“不持一砚”这些故事都有石头,而包公著名的“龙头铡”、“虎头铡”也有一些石头相对应。

过年家中举办家庭联欢会

陈老家中收藏一千多块天然奇石,在家庭建立一个陈石艺海博物馆,“经过近二十年的赏石文化艺术活动,不仅丰富了家庭的文化生活,还提高了家庭成员的素质,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构建了一个和谐幸福家庭。”

在陈老家中还有“一绝”,近十年来,家庭成员平时和节日相聚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平时相聚用餐后,组织孩子们进行讲故事、唱歌、跳舞、朗诵唐诗、乐器独奏等比赛活动。

每年春节初一拜年发压岁钱后,举行迎春家庭联欢会,叫孩子们轮流主持,全家参与,陈老和孙女成为活动的主角,两人能跳、能唱、会乐器,二胡、葫芦丝、长笛等。“通过联欢不但达到相聚交流的目的,还活跃节日气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家庭的文化生活,既提高了家庭成员的素质又培养文艺人才。”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