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科大一环”昨日首次试验放电
凤阳县一农民 种出23斤“红薯王”
醉驾撞车耍泼皮 监控面前还真相
想要调动和职务升迁,拿钱来
下一篇4 2015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核聚变“科大一环”昨日首次试验放电
两分钟放电一次,最终目标是解决能源不足问题
□ 杨保国 星级记者 俞宝强
工作人员在安装“科大一环”(资料图片)
 

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终会有枯竭的一天。如何能够找到更好的“替代品”,“核聚变能源”被科学家认为是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出路。11月3日上午,我国首台大型“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大一环”,首次试验放电,每两分钟即可获得一次放电,最大等离子体电流可达180千安。

两分钟放电一次,过程仅0.1秒

昨日上午9:30,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在中科大西区实验室看到了这一装置,这台装置主机总体直径8米,通高6米,总重量超过70吨,是我国完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集成的国际先进反场箍缩装置。

“今年8月15日,‘科大一环’成功实行联调放电,获得了第一等离子体。9月9日,‘科大一环’实现了‘一键控制’全自动化的氢等离子体放电,装置进入初步运行状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科研人员继续努力,优化放电参数,初步实现了装置常态化运行”。据该项目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大刘万东教授介绍,到目前为止,每两分钟即可获得一次放电,最大等离子体电流可达180千安。

在现场,记者用肉眼根本看不到放电过程。“因为它这个过程非常之快,仅有0.1秒,需要借助仪器,才能清晰捕捉到”。刘万东告诉记者。

最终目标:解决能源不足问题

“人造小太阳”,我们都比较熟悉了。而“科大一环”,也是以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为最终目标的。“石油、煤、天然气等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源,但这种能源是有限的,而且使用后会产生污染。”刘万东说,科学界普遍认为“核聚变能源”是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唯一选择,“‘科大一环’就是干这事的”。

“核聚变”到底能产生多大能源呢?刘万东形象地描述:“比如一升海水,可以产生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源”。

“可以说,聚变所需要的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不会造成污染,可以说是一种清洁能源,足以解决人类对能源的需要。”刘万东介绍。那么,人类还需要多久才能实现这一最终目标?面对记者的提问,刘万东说,“这是‘科大一环’等聚变装置建设的最终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过程。而实现放电,是它历程中的重要一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