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的5次降息,对于利率敏感的理财产品来说尤为煎熬。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步步走低,但低风险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收益率却没有明显下滑,引起众多投资者关注。
如果低利率成为常态,那么这对低风险理财产品市场有何影响?理财型保险能否成为有力竞争者?
资金加速流入保险产品
每年底都是资管行业冲规模的时候,2015年只剩下2个月,各类基金和理财产品都使出浑身解数拼发行。不过,保险业的情况似乎相对要轻松一些。
2015年保险业可谓异军突起。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保险业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为19041.53亿元,同比增长19.5%;利润达到2440亿元,同比增长95%,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难怪管理层公开表示,保险业已经进入行业最好时期。各大保险公司代理人喜笑颜开,并且还在继续招兵买马。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加速增长,说白了就是买保险的钱越来越多。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富人也加入买保险的行列,他们对财富保全的需求十分迫切,而部分保险产品具有财富传承、避税的功效。
令理财保险产品今年以来脱颖而出的还有收益率。大型保险公司代理人称,降息周期内,低风险的理财保险产品收益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相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显得较为坚挺。
降息压缩货基收益空间
保险理财产品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三者比较起来各有千秋。
据银率网统计,2015年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发行量和收益率双降。三季度总计有161家商业银行共发行14619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8.28%,同比减少8.61%;平均预期收益率从4.94%跌至4.62%,创下近三年季内最大跌幅。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短期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以及协议存款等。产品门槛为5万元,投资期限为数天到数月、半年、一年不等,因此流动性不如货币基金,但目前平均收益高于货币基金。
三类产品中,只从流动性来看,理财型保险流动性最差;但在降息周期里其收益率最坚挺,仍能维持4%~4.5%。这里比较的是分红险。分红险主要投资标的为大额协议存款、国债、AA级以上信誉企业债券、国家金融债券、同行业拆借、证券一级市场(10%)及证券二级市场(10%)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相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分红险最大的优势就是除了分红之外,投资者还能享受到一份保单的保障。
分红险收益率坚挺
目前市面上宣传的分红险预期收益率大致在3.5%~5%不等。降息周期里,分红险是如何维持其收益率的?
分红险的收益由保证回报和分红回报两类组成。保证回报就是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定期返还投保者部分现金。只要中途不退保,这部分回报是固定的。绝大多数分红险产品保证收益部分收益率在年化1.5%上下。根据分红险的投资标的,其部分收益在降息通道之前便已锁定。
分红回报则是不确定的。分红回报并非来自投资收益,而是来自保险公司运营中的利差、死差、费差这三块收益。具体数字保险公司不会公布,因此分红全凭公司信誉,这一块并不透明。
中国保监会规定,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每一会计年度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盈余的比例不低于当年全部可分配盈余的70%。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必须赚了超过预期的钱,才会把这笔钱中不低于70%的收益分给持有人。正因为如此,分红产品不能保证年年都能分红,如果某一年份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糟糕,投资者就有可能拿不到分红。这是分红险最大的风险。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长期处于降息周期,分红险的收益率也会承压。不过当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之后,利率敏感的低风险品种或许日子会好过一些。尽管央行同时下调标准利率进行“对冲”,但银行“利率战”或将打响,因此或许是“名降实升”。
近期分红险迎来一个政策红利。分红险原本2.5%的预定利率上限已经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放开,同时下调收费上限。也就是说,未来投资者购买分红险将以更便宜的价格,分享更高的红利,收获更好的保障。不过为了加强监管,预防各公司乱报价揽客、恶意竞争,保监会对于预定收益率超过3.5%的产品将实施审批,低于3.5%直接登记报备。这或将进一步提高分红险收益率。
整体来看,在宏观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多重作用之下,分红险收益率将如何波动还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