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人士欲追回善款 伤者男友失联
2015年10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爱心人士欲追回善款 伤者男友失联
医生:植皮手术只需15万元;律师:男子行为已构成刑事犯罪
□本报记者
 

“利辛女子被狗咬,谎称救人骗善款”事件持续升温,在本报独家揭露真相后的2天里,舆论陷入持续的谴责中。百名捐款者组建QQ群,欲报警追回善款、诉其诈捐。律师则表示,伤者男友的行为为非法占有,数额巨大,已构成刑事犯罪。

昨天,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从医院获悉,伤者植皮手术只需15万元,与此同时,最初编造谎言的伤者男友张宏宇失联。

进展:手术只需15万,伤者男友失联

真相揭露之后,伤者李娟的男友张宏宇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承认说谎并公开道歉之后,他便拒绝面对媒体。

昨天上午,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再次致电张宏宇,却发现其手机已经关机,直到昨晚记者发稿时,医护人员和李娟家人都表示,一整天没有见到张宏宇,也没人能联系上他。

采访中,李娟的主治医生吴医生透露,李娟刚入院的一个多月里,即媒体报道“救人被咬”之前,李娟已经花去了30多万元治疗费。此后因为未进行手术,所花并不多,直到后来媒体报道、开始筹集善款,张宏宇才向医院交钱准备原定的植皮手术。

“3次植皮手术预计将花费15万元左右,总体算下来,从李娟最初入院到术后恢复出院,总计需要花费50万元左右。”吴医生说,出院后,李娟需要进行一些护理治疗。

按照医生的说法,从筹集善款到出院,这期间的治疗只需花费15万元,这对于此前张宏宇声称筹集的80多万元来说,已是足够。如果真是如此,余下的60多万元善款又在哪里?

对此,李娟的母亲康某表示不知情:“钱在哪里你找谁去,反正我没见到钱,我也不知道他骗人的事。”

百名爱心人士欲报警,追回善款

从10月20日市场星报独家披露事件真相之后,网络舆论就持续高涨,包括网友、参与捐款的爱心人士,都纷纷谴责这一欺骗行为。

昨天,一位于(音)女士致电本报,称他们得知真相后非常愤怒,正统计每个人捐出的款额,准备集体报警诉其诈捐,并追回捐出的善款。

于女士将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拉进一个名为“喂狗谎称护童骗捐维权”的QQ群,截至记者发稿,群里已经有100多人,几乎都是曾参与李娟被咬事件捐款的爱心人士,并且群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中。

群里很多人向记者表达了失望甚至愤怒。“天津大爆炸那名女子骗捐十几万,不是被抓起来了吗?为什么警方不把张宏宇抓起来?”“我还是大学生,捐出来的钱是我生活费省下来的,我爸都说我傻!”还有部分爱心人士,因为过分愤怒而爆粗口。

此前的采访中,张宏宇曾向记者表示,他收到最大的一笔捐款是10万元。于是昨天,参与捐款的爱心人士还在新浪微博发起话题“#寻找十万元捐款者#”,准备联系后一起报警。

男子家底殷实?警方称仍需调查

有媒体统计,从市场星报10月20日揭露真相、此后多家媒体跟进,直至10月21日14时,该事件相关网页新闻超过1350篇。

与此同时,自事件真相曝光后,微博上的舆情热度呈现急速上升,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新浪微博 #狗嘴下救女童系谎言# 微话题阅读量已超过2700万次。

10月21日,@人民日报 微博关注此事,发布的“反转!被狗咬伤女子男友承认撒谎,曾找记者策划”微博,在10个小时内,转发和评论数共计1.4万条。

许多网友纷纷谴责甚至痛斥张宏宇的欺骗行为,也有网友表示,此事之后不敢轻易相信所谓弱者需要帮助。 采访中,有当地居民向记者表示,张宏宇家并非已经穷到借高利贷,其家中有房有车,甚至在此基础上还被曝出可能领着低保。更有居民曝出,张宏宇是已婚男子,他与伤者李娟的男女朋友、同居关系并不合法。

为此,记者电话采访利辛警方及利辛县委宣传部,对此,两方均表示,关于张宏宇事件他们正在调查。“需要确保调查内容扎实,坐实之后,才能向社会公布全部详情。在此之前,任何碎片化的信息都不可以作为定论来发布。”当地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

律师:已构成刑事犯罪 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这场网络舆论中,许多人对张宏宇的行为是否涉及犯罪表示关注,并有不少被骗的爱心人士欲控告其诈捐。

为此,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采访了安徽皖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程东林。他表示,张宏宇虚构事实,隐瞒真实受伤原因,其非法占善款为己有的行为已构成欺诈。此案中,他的欺诈行为不是针对特定的某一个人,而是社会大众,在此期间,公众在被谎言蒙蔽的情况下,支出了相应利益,可以认定并非自愿,符合欺诈属性。

程东林说,由于张宏宇欺骗所获善款已超过80万元,数额巨大,已构成刑事犯罪,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事实上,如果不是编造救人谎言,是很难短期筹得如此巨款,没钱治病不是诈骗的理由,不合理,不合法,其行为不仅要受到舆论谴责,更要受到法律制裁。”程东林说。

对于爱心人士准备报警的想法,程东林表示认同。他说,每一个被骗善款的爱心人士,都是此案的受害者,都有权利报警,追究张宏宇的责任。“法律认定其犯罪程度,是依据其诈骗总额,而不是某个人的金额,因此,即使只被骗了1元钱,在此案中,作为受害者之一,都可以参与报警。”他说。

专家:社会危害不容忽视 舆论需避免过分一边倒

随着真相被引爆并持续发酵,舆论从原本的一边倒同情,到后来一边倒的谴责唾弃,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危害不容小觑。为此,记者采访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芮必峰。

“张宏宇利用公众的同情心实施欺骗,他的行为对公众善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产生的社会危害包括信任危机,都是不容忽视的。”芮必峰说,事件本身并不大,但产生的危害足以敲响警钟。

而另一方面他表示,大众也要看到,张宏宇事件只是个例,并不是主流,舆论情绪仍需要控制。“关键在于,社会该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件。”芮必峰说,舆论不应产生“非此即彼”的错误认知,过分一边倒只会激化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效应、负面激进情绪不断感染,导致网络暴力,从而产生更大的次生危害。

“所以,在此事件中,如何正确引导舆论,防止负面情绪引发群体效应,是社会应该关注的焦点。”芮必峰说。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