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敬老以及养老也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势之下,很多老年人将几十年积累的财产转向理财。在今年“老人节”来临之际,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分别与多位老年朋友以及银行的一些个人理财经理对话,试图从中探索一份专为家中长者打造的贴身理财计划。
PART1 老人理财“各显神通”
故事1:20年老股民专注股市
祖籍庐江的刘圣传,今年81岁,家住省城东七里站附近。年轻时,他常年在云南、西藏等地从事原子弹等的研究工作。退休后,刘爷爷回到家乡便进入股市,如今已有20年的“股龄”。
除了休市,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刘爷爷都会坐上2路公交车,直到逍遥津站牌下车。然后再换车,一站路的距离到达百花井附近的证券交易大厅。“中午有时回去吃饭,下午再来,有时就带点东西,在大厅吃。”别看刘爷爷衣着不讲究,但这位八旬老人,可是一位炒股好手。
究竟是1994年还是1995年进入股市,准确的日子刘爷爷已经记不清。但3000多元进入股市,这个数字,刘爷爷一直没有忘记。这么多年来,他说,自己几乎没有再往股市里投入过多少钱,都是最初的资金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2015年春节之前,刘爷爷说,自己股市的账户资金共有20多万元,而到今年4月中旬,自己账户的全部资金已经接近60万元。
理财经理点评:老人炒股大军从来都不弱势。退休后,多数老人为了排遣寂寞,打发时间,有个事情做,尤其是在遇到“牛市”,证券交易所是他们愿意光顾的场所。
不过,省城一位孙姓理财经理建议:老年人买股完全可以,但应尽量避免波动较大的中小创业板块,选择一些长线持有的绩优股,相对而言更适合。
PART2 老人手握20万咋理财?
王大爷和老伴现在手中的闲钱大约还剩20万元,一直存在银行。为减轻儿子的生活压力,王大爷和老伴商量之后,决定自己养老,希望理财师帮忙制定一个合理的理财规划。理财有两个目标,一方面就是在医疗保障方面要有所构筑,另一个就是准备为孙子攒下教育金。
另一位理财规划师王磊说,考虑老人理财要以稳为主,投资时需以安全性作为主要标准,用能获得稳健收益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来进行投资组合,实现“医疗保障”与“教育基金”两不误。面对20万元的资金,王磊给出了如下的理财规划。
1、选择投资银行保证收益型或保本浮动型的债券、定期存款类投资理财产品。期限可做一些搭配,部分资金选择一年或三年期限的定期存款、三年期国债。
2、考虑老年人的特性与王大爷个人养老需求,需为自己与妻子配置健康保险与意外保险,分期投入。
3、建议每月退休工资的一部分,拿出来配置基金定投,投资期限8~10年。建议投资比例不超过家庭收入的20%。
4、每月可拿出10%的家庭结余做黄金积存。既可放在账上赚取收益,也可提取金条抵御通货膨胀,更能传承给孙子一份教育基金。
故事2:购买养老险减轻子女负担
家住省城庐阳区的唐大娘和老伴今年不到70岁。退休之前,二老都在事业单位工作,稍有积蓄。
投资一向比较保守的二老,退休之后,唯一的理财方式就是购买养老险。“每年都会买,一次都没落下。”唐大娘说,这么做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太过于多了,而当中也有很多是诱骗式的。因此,二老一直认为,购买养老保险最大的好处在于,万一今后生个大病什么的,都有保险在。
小徐在合肥某中型企业担任部门负责人,年薪约15万元。工资虽然在同龄人中尚可观,但在老家的父母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且并无直接经济来源。因此,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基本上都压在了小徐身上。
百般无奈之下,小徐选择了为父母购买合适的健康医疗保险,完善家庭保障,降低家庭资金的风险。
理财经理点评:孙经理说,保险保障应早准备,在老年人舒适的晚年生活中,一份保险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保险的理念也较过去有了很大改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子女和老人开始主动咨询购买保险事宜,这种发展趋势说明人们对于保险的重视程度增加了。
故事3:银行理财产品的“常客”
家住省城三孝口附近的李阿姨可谓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常客”。李阿姨说,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都是保本保息型的,尽管年化利率要比一些理财产品低一些,但是最起码很安全。“5%和5.6%的年化利率其实也差不多。”李阿姨说,对于自己购买理财产品,子女和老伴经常叮嘱,千万不能带有多大风险的,宁可收益少一点,也要做到本金的安全。
“有了理财产品,比以前的储蓄收益要好多了。”李阿姨说,自己和老伴退休后积累的及子女们孝敬的钱攒了下来,一起有12万元。如今,购买理财产品,一年的收益也有好几千块钱。虽说不多,但能在平时补贴点生活费。
理财经理点评:要保障养老生活无忧,老年人理财投资首先要以稳健为主。孙经理说,老年人的理财规划应该以“稳”为主,在没有债务、经济实力尚可的前提下,投资最好以一定比例固定存款、国债等债券或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为主。他也提醒,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忌盲目跟风,有些老人听到小道消息,盲目跟风,甚至连产品的基本形态完全不了解就大额购买。
PART3 【专家观点】 儿女要“常回家看看”
理财规划师王磊说,日常生活中总有很多老年人在理财上吃亏,但这当中,从关怀的角度看,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很多家庭对老人的关注不够,是造成多个投资公司“拉拢”老人出游、听讲座、看项目的主要原因。
“现在,很多子女因为‘忙’,无法‘常回家看看’,以至于父母的多年积蓄被转走,孩子们还不知情。”王磊说,面对当今社会上各种陷阱,如果有一天老人被骗了,与其事后指责,不如在事先多做预防。
王磊认为,如果子女能在“投资”前多做点提示,那么老人遇到的骗局可能就会少很多。总之一句话,老人理财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打发空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