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海拔仅有582.1米,木兰山在湖北依然是声名远播的风景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木兰山距武汉主城区不过50公里,常住人口已过千万的武汉为它提供了充足的游客资源;二是传说木兰山是花木兰故乡,依托名人效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木兰山旅游资源近些年得到不断开发,逐渐发展成“木兰八景”。其中木兰草原在木兰山东麓,距武汉市城区仅36公里,交通最为便利。
谈及草原,国人自然会联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联想到辽阔的蒙古草原……木兰草原走的正是这条路线,多年经营之后成为了华中地区唯一5A级蒙古风情景区。
对于见过真正大草原的人,走进木兰草原或许略有些失望。就像期待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却只看到一个大湖。2万亩的面积足以满足极目远眺的快感,然而毕竟可以看到四周的边际,想象力便有了点局限。好在绝大多数游客没有去过真正的大草原,也没有文人对于意境的挑剔,因而走进景区里的“王子草场”,赞叹之声依然不绝于耳。
我曾经参与过国内一些景区的开发设计工作,从专业眼光看,木兰景区有些粗糙。放眼望去,有那么几座蒙古包模样的建筑,但不成系列。蒙古风情的音乐在耳边缭绕,可是见不到几个身着蒙古服饰的人。格桑花种植面积不小,盛开时节望过去赏心悦目,但一般游客也难以从中找到草原气息,更像在植物园赏花。骑马对于城市人是一项充满诱惑的运动,可是旁边是山地赛车,混搭在一起,让游客很难“入戏”,很难找到古老蒙古草原的荒凉感。滑草、动力伞、草原人家、草原集市……和国内大多数主题景区一样,为了充分开发商机,往往最后牺牲了整体意境。木兰草原到底是成吉思汗时期?民国时期还是现代风格?让人有些时空错乱。
好在木兰草原总体而言没有过度开发,大片绿油油的草地是它的主色调。它看上去很开阔,并没有为了烘托文化氛围而大造假文物、假古建筑。游客们最喜欢的是它那随处可以铺张布,或躺或坐的草地。白云、蓝天、新鲜空气,这是现代都市人最稀缺,这里却能提供的东西。即便在客流量最大的黄金周,木兰草原仍可以让每个游客找到躺下的空间,而且与他人能保持一个心理安全舒适的距离。
“留白”是指书画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艺术角度上说,留白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是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木兰草原最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它将2万亩空间中的绝大部分留白,相比于那些五花八门的游乐项目,这种留白才是吸引四方游客的关键。见多识广的人们已经很难为某种游戏着迷,对于他们,暂时逃离拥挤喧嚣享受空旷,才是最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