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成为了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此外,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也一并荣获该奖项。85岁的屠呦呦,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每年就能拯救10万人的生命。
对于获得诺奖一事,屠呦呦表示,“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
屠呦呦: 试服药物得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2月30日,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屠呦呦1951年至1955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就读。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
对于获得诺奖一事,屠呦呦表示,“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她解释,“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据悉,目前85岁的屠呦呦依旧在一线从事研究工作。
曾在1983年至1993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最感佩的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的执著、奉献精神。
姜廷良清楚地记得,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不顾个人健康,决定亲自试服。亲身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她团队中的钟裕容,肺部发现肿块,切除了部分气管和肺叶;另一位研究人员崔淑莲很早就过世了。
发现青蒿素的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面对这个每年几亿人发病、造成大量死亡、几乎无药可治的可怕疾病,全世界都在寻求解决之道。我们到底把问题解决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备感自豪。”
青蒿素: 一株神奇小草造福世界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5日晚,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获奖感言。
从神奇的小草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神奇物质,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民众称为“东方神药”。
二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临危受命,就任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设施简陋,信息渠道不畅,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工作难度比想象中大很多,屠呦呦筛选出的样本并不尽如人意:“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屠呦呦只好再一次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东晋道教学者、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了奇效,每年就能拯救10万人的生命。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