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厂地块或将变身文化创意街
“聚土地”之后“上街去” 绩溪打造“皖南版”天猫
合工大“越影六代”赛车昨正式亮相
每年5万辆新能源车从合肥开上路
3上一篇 2015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每年5万辆新能源车从合肥开上路
10多项国家级产业基地和试点示范“情定”合肥
□ 记者 沈娟娟
 

新能源汽车推广率全国第一,国内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运营里程全国领先,电动公交单车运行里程全国第一……提起新能源汽车,我省绝对“马力十足”。而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也恰恰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每年5万辆新能源汽车从合肥开上路

说到“江淮”的名字,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有着50年发展历史,是中国十大汽车集团之一,因为汽车而享誉全国。

传统产业如何“新生”?江淮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如今已形成1万辆/年的产能,累计推广纯电动轿车10000余辆,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

“目前,合肥市已拥有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企业50余家。”这么多企业带来的是“合肥造”新能源车开往全国,合肥形成年产5万辆电动轿车、3000辆电动客车、8亿安时的动力电池、1万套电极生产线生产能力。

客车、轿车、商用车、专用改装车、动力电池及电池组管理系统、电机、电控和充电设施……合肥新能源汽车制造与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不过,这并不是合肥的“终极梦想”,到2017年,合肥将基本形成以包河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6万辆,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240亿,实现税收12.5亿。

10多项产业在合肥“示范”

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也是合肥一张张名片。

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先后获批10多项国家级产业基地和试点示范,比如国家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显示和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

“量子通信、智能制造等产业技术走在国际前沿,集成电路、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取得重要突破,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行业呈爆发式增长。”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合肥未来还将坚持创新引领,推动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全力打造电子信息首位支柱产业,重点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及智能语音、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实现突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