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顺应发展大势、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更是我省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的根本之举……9月18日至1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这势必将开启我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奋力开创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新局面。
今日起,市场星报将推出“调结构 转方式 促升级”专栏,全面报道各地在收官“十二五”、起航“十三五”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抓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总量扩大、人均指标前移,不断推进“三个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的特色之路。
“这样绿色种养,好处太多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初尝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殖模式,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西湖村幸福圩村民方国侠就赞不绝口。今年,方国侠积极探索的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殖效益凸显。“一亩稻鳖混养试验田,总收入应该可以达到13000多元。”方国侠说。
记者实地探访: 绿色生态混养,根治秸秆焚烧难题
“你看,这就是我的试验比对基地。”日前,三河镇西湖村幸福圩的农民方国侠,带着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来到离家不远的养殖基地,指着一片水面和稻田介绍说,左边是标准的10亩鱼塘,右边是10亩稻田,通过一年的养殖,养大的鳖却大不相同。“我的鱼塘经常换水,养出来的鳖也就一般。而稻田里养出来的鳖却又肥又壮,种出来的米品质也比普通稻田的高,饱满口感好。”
“这样绿色种养,好处太多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初尝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殖模式,方国侠就赞不绝口。在方国侠的水稻田里,他今年稻鳖混养田里种养的稻、鳖长势都十分喜人。早在几年前,方国侠就积极探索稻鳖共生生态混养模式,在前两年小范围尝试稻鳖混养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稻鳖混养规模,提高稻田的整体经济效益。方国侠粗略计算,稻鳖混养让他种粮“降本增收”效果明显——绿色生态有机稻米可以卖到16元/公斤,而老鳖就卖到200元/公斤,一亩稻鳖混养试验田,总收入达13000多元。
“我们的稻鳖混养田彻底的解决了秸秆焚烧难题,老鳖需要过冬,稻草留在田里,对老鳖安全过冬也是一种保障!”方国侠谈起稻鳖混养田的生态效益时说道。
据悉,近年来,该县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葡萄、草莓、渔业生产等种植面积,推广稻鳖混养新技术,从源头减少油麦稻等大量产生秸秆的作物种植面积,有效破解秸秆禁烧难题。
“提倡粮食绿色增产攻关,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理念。在生产过程中,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的绿色生态放在首位。”肥西县农委总农艺师张丕保说。三河镇的这块稻鳖混养试验田作为安徽省100个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点里的一处,有效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这种绿色种养模式也将逐渐在该县推广。
实施十大工程:登高望远观大势,在谋全局中谋一域
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必须登高望远观大势,在谋全局中谋一域,用清晰的思路来明确目标。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我省将牢牢把握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目标任务,用发展目标统一思想,用重点工程带动整体推进,用保障措施突破瓶颈制约,奋力做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大文章。确立四大发展目标,即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总量扩大、人均指标前移,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创新驱动发展工程,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县域经济振兴工程,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以及人才高地建设工程。
强化五大保障措施,即强化项目带动、强化改革创新、强化开放合作、强化环境营造、强化政策支持。
这“四大发展目标、十大重点工程、五大保障措施”,概括起来就是“调转促”的“4105”行动计划,是我省新形势下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总体要求和系统部署,是推动“十三五”发展的前奏和先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和总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