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6月15日到7月9日,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股灾。上证指数在18个交易日的时间里暴跌了1800余点,跌幅高达34.85%。大量个股的股价被腰斩,不少中小创股票的价格更是被斩去了60%以上,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再三犹豫的管理层最终还是向股市伸出了救援之手。监管部门不仅从7月4日开始叫停了新股发行,而且从7月6日开始,作为国家队代表的证金公司也正式入场救市,拉开了A股市场本轮救市的序幕。这也是A股市场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国家队投入真金白银来救市。股市单边暴跌行情因此告一段落。
证金公司救市成果荡然无存
不过,这轮从7月6日开始的由证金公司主导的救市,在历时30个交易日之后,于8月14日宣告告一段落。在8月14日股市收市后证监会例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随着市场逐步趋向常态波动,应该更加发挥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但是一般不入市操作。这意味着之前在救市中身先士卒的证金公司,从此就要“退居二线”了。
但证金公司的退出显然难言“功成身退”,毕竟从之前证金公司的救市效果来看还是难尽人意。本轮证金公司救市唯一成功的地方就是缓解了股市的流动性危机。但其救市效果之所以难尽人意,最明显表现在股市的指数上。7月6日证金公司救市的起点是上证指数3686.92点,而8月14日上证指数的收盘点位是3965.33点,指数仅仅只是上涨了8%。而从随后一个交易周的走势来看,截至8月21日,上证指数再度跌破3500点,当天收盘指数也只有3507.74点,证金公司的救市成果荡然无存。
投资者信心很难恢复
对于证金公司这种不成功的救市,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为之进行辩解。这其中包括不少的“官嘴”、“红嘴”以及代表各方面利益的“嘴”们认为,救市不以指数涨跌论英雄,声称:救市救的不是指数,更不是让投资者解套赚钱。在这些“嘴”们看来,只要消除了股市的流动性问题,救市也就获得了成功。至于指数的涨跌就不是证金公司救市的范畴了。
应该说,流动性问题对于救市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作为衡量救市是否成功的标准,还必须是股市的指数涨跌。至少指数涨跌是可以作为衡量救市成败的重要标准的。因为只有指数上涨了,投资者的信心才能够得以恢复,而且也只有指数上涨了,带来了赚钱效应,才能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进入。相反,即便救市短期内缓解了流动性危机,但指数仍然还是下跌的,市场没有赚钱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信心很难恢复,别说场外资金进场,就是场内的资金也会流失,并形成股市新的流动性危机。如8月18日,股市再现千股跌停的局面,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又一个事实是,根据媒体报道,在证金公司释放了流动性的背景下,从7月27日到8月19日,在大约三周的时间内,公募基金减持股票规模达到了1458.56亿元。包括作为股市中坚力量的公募基金都在选择减仓甚至资金外逃,这难道就是证金公司缓解流动性问题所要看到的结果吗?因此,如果不能让指数上涨,不能把投资者的信心拯救回来,这样的救市是不能称之为成功的。
救市不救指数站不住脚
实际上,放眼世界股市,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的股市救市,最终莫不是以指数的上涨作为成功标志的。如1998年发生在香港的金融保卫战,当年8月14日,香港政府资金正式入场救市,引发香港市场一轮牛市行情。指数从1998年8月13日的低点6544.79点一路上涨到2000年3月28日的高点18397.57点,在大约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恒生指数上涨了182.00%。又如,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同样进行了救市。虽然在救市之初,并没能阻止美股的下跌,但在2009年3月见底后,却走出了一轮慢牛行情。进一步说,很少有哪一个国家与地区政府的救市是不成功的,而这种成功的标志就是指数的上涨。
因此,所谓救市不是救指数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说法从表面上有为有关方面救市不力开脱罪责之嫌,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更是对投资者信心的一种动摇。在证金公司的救市都不救指数的情况下,投资者又哪有信心来看好股市的后市呢?如此一来,不排除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乘机大肆做空股市与股指期货来赚钱,并且这其中不排除某些中外机构内外勾结来做空中国股市。
必须把指数救起来
救市不救指数的说法也是对救市同盟军不负责任的表现。比如,本轮救市之初,21家券商联合救市,声明上证指数在4500点以下,这21家券商只增持不减持。如果救市不救指数,放任股指跌到3000点甚至更低的区域,这岂不是要把这21家券商套牢起来?如此类似的,还有那些积极参与维稳的上市公司,它们又是大股东或高管增持,又是员工持股计划,如果救市真的不救指数,这些同盟军也只有挨套的份了。如此一来,未来的救市谁还会奋不顾身?
因此,救市不是救指数的说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对于救市来说,没有救起指数的救市就是失败的救市。中国股市的管理层如果不想看到救市失败的结局,就必须把指数救起来。否则,这就是管理层无能与对股市不负责的表现。当然,救指数并不排除指数的阶段性下跌,但最终股指返身上行,这仍是救市成功的表现,如2008年美国的救市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