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画商吴立平起诉国画家范扬一事引发了艺术圈大量关注,吴立平陈述八年内耗资1000多万元炒作包装范扬,最终把范扬的国画从6000元/平尺炒到15万元/平尺。如今,吴立平却起诉范扬一直拖欠2000平尺左右的画未给,导致吴立平面临破产。这起画商告画家的案例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吴立平公开表明:“八年来的代理费主要有三方面,包括各种拍卖会、画展等方面的宣传、劳务等服务费1300多万元;帝豪别墅600多万元房屋购置款,北京购买四合院的400多万元。总共欠了2000平尺的画,范扬当时也承认,但至今一幅画都没有给。”为此,双方撕破脸,闹上法庭。
我们无法指责哪一方,毕竟不完全清楚他们间的恩恩怨怨。但这起官司把书画圈那些潜规则原本是暗地操作,一下子摆上了桌面。资本运作、拍画托底,这是当下许多画商与画家的契约,为此,也造就了中国书画市场畸形繁荣。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书画价格普遍攀升,许多当代书画家作品动辄数百万一幅,远远超过那些美术史上定论的书画家,其主要原因是画商与画家的联手炒作。有实力的画商选定画家,达成系列协议,通过宣传造势,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画手鼓吹成“名人”、“大师”,形成趁机高价抛出手中低价收来的存画,大赚一笔。这些作品最终流向哪里?很大一部分是“雅贿”市场的推动,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增大,被炒作作品的泡沫挤破,隐藏的问题也就暴露。
书画艺术是书画家心血的结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书画家的劳动所得应该获得相应报酬,但任何领域的市场,它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人为的炒作是少数人获利而影响整个产业健康的短视行为。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他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再一次告诉文艺工作者,文艺在市场大潮前不当市场的奴隶,而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回到书画市场而言,我们购买的应该是那些为人民抒写的德艺双馨的书画家作品,艺术家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画商也要力戒一夜暴富的浮躁,这样,书画市场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艺术才能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