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得不行教官还让我练”,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瓜埠高中军训基地,一高中新生在军训时,因受不了体能训练的强度竟报警求助。这样的蹊跷事情也是让军训教官哭笑不得。(8月19日新华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除大学生外,还有中小学生也应接受军训。时间一般在8月份开学前或10月国庆后。高中新生入校后开展军训,这样的制度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也就是说,学生军训本是一项正常的工作,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可挖。但我们看到,几乎每年都会有关于军训的新闻特别是一些涉及军训的风波登上报端,有教官与学生发生暴力冲突的、有学生纷纷病倒累瘫的、有军训裤子哗啦啦开裆的……而“高中新生嫌军训太累报警”,无疑再次抢了今年的军训新闻头条。
军训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使其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但是,如何军训、怎样军训,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学校在搞军训的时候都是“老三样”——站军姿、走正步和叠被褥,最后举行“阅兵”。形式和过程枯燥,吸引不了青少年,也无法体现原本意义。此外,新生代的权利意识和自我意识很强,高强度的军训会让身体劳累,同时也会剥夺个性和尊严,如果教官只把他们当成服从命令的“士兵”,这个矛盾就会以其他形式爆发出来,甚至酿成肢体冲突。
面对军训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亟需从制度层面进行反思。“军训”必须与时俱进、贴近现实,把军训内容与学生短板结合起来。当前学校教育的短板是什么?比如,火灾、地震的逃生救助,恐怖袭击的安全避险,现代国防、军事的前沿科技,各种困境中的防护和生存技能,等等,这些不仅可以成为军训内容,还能在趣味性、新鲜性方面契合年轻一代的特点,让军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只要从制度层面对军训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为军训注入新鲜血液,就一定能培养出一批批拥有强健体魄、坚韧意志、聪明才智、生存技能,且胸怀天下、忠于祖国的优秀青少年。而他们,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