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此次国务院就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制度“立规矩”,明令责任追究,是对环境真实性负责,是对我国的环境治理未来负责。对此,要点一个大大的赞。
时至今日,环境污染的反噬作用越来越明显,挥之不去的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让关注环境监测数据成为百姓每天的新“天气预报”,与之相对的,是各地政府的压力,来自于中央和环保部对于各地环境数据的排名,以及相关的约谈、政绩考核等,而这些,都与“那个数据”有关。于是统计造假或将产生。
此次涵盖大气、水、土壤等的全环境监测网络平台的构建、发布是宣战环境污染的大手笔,理应有真实的数据做基础,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者严肃处理,正是确保统计数据“清澈”、“不掺假”的举措,从统计数据的作用角度,达到“数据分析 = 回答特定问题 + 提供新研究方向的信息”,也是统计上的“绿水青山”,推而广之,不只是生态监测数据,任何统计数据都不许被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