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手工刀刻出清明上河图
葡萄有30多种, 你能认清吗?
下一篇4 2015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72岁老人手工刀刻出清明上河图
家里收藏了千余幅刀刻剪纸作品
□ 张琳 刘亚萍 星级记者 俞宝强 文/图
高颖琳和她的作品
 

绢布上,刀刻清明上河图,云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和上百个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家住合肥蜀山区的72岁老人高颖琳,近二十年来,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在纸上和绢布上,刻出上千副剪纸作品,仕女图、神仙图、百蝶图、百寿图等在她的手下变幻万千,却又惟妙惟肖。

刀刻八十七神仙图

昨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走进高颖琳家中。进门入口处一幅长约1.6米,高约70厘米的八十七神仙卷刀刻画引人注目。

“这是2008年的作品,用红色绢布雕刻而成。”高老介绍说。画面中,每一个人物和实物都没有断裂,包括人物的五官和动作。“这幅绢刻最难的地方是刻画神仙们的衣袍,人物衣带交错拥挤,线条太密,有些地方细如发丝。”据悉,这幅画从动刀到完工整整花费半年时间。高老说,家里收藏的古代侍女图刀刻画更是数不甚数。

清明上河图她也能刻出来

藏青色的绢布上,北宋虹桥码头边人头攒动,远处亭台楼阁,汴河的水在微风中荡漾,虹桥上聚满了忙碌的百姓。客厅里另外一幅长约1米9的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刀刻画,叫人赞不绝口。记者看到,码头边赶牛车的老汉、吆喝的摊贩、桥上伸头往桥下张望的百姓,还有船上正在卸货的船夫。一刀刀刻画的细致入微,长裳、短裤、蓬头、赤脚,或喜或怒或嗔等等,俗世百态,仿佛又活了起来。

高老的这幅清明上河图,曾在合肥市的一次展览中荣获了特等奖。“作品长,涉及人物一百多人,每一个角落都要细心琢磨。”为了防止刻画中出现毁坏,高老在制作的过程中,从左到右进行,将制作好的一点点的卷起来,整幅画做好后,然后打开平铺。

虽然费心思,但创作很快乐

高老是新疆人,老伴是安徽人,年轻的时候去了台湾,夫妻俩一待就是几十年,后来海峡两岸通了之后,高老和老伴又回到了安徽。如今,两地都有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在台湾,她有很多喜爱传统文化,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她的作品也在台湾多次展出过,每次展出她都会拿出不一样的作品。

“虽然很费心思,但感到创作的快乐。”谈到艺术生活,高老说单纯因为喜爱,五十多岁的时候,一次在家看电视,看到电视上播放的刀刻画,一下子就着迷了。第二天,她就找熟人拜师学艺,没想到一下子坚持了将近20年。

“每天都要练习8个小时,老伴也很支持我。”这些年,高老已制作出千余幅作品,福禄寿喜、古今人物、风景、花鸟虫鱼在她的手下都成了一副副精美的作品,有的用来装饰了家里,很多送人了,还有一些装裱后收藏起来。”刀刻剪纸画,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坚持,采访中,高老反复说着这句话……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