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在安徽省公安厅家属区见到了87岁的李海明老人,满头银发的他,依然健朗,精神矍铄。这位抗日老兵如今已不能完整地记得当年那些战事,但有很多片段,尽管已经过去70多年,在老人的心中依然清晰。
和李老的谈话从他的身体开始,随着回忆的深入,我们被慢慢拉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小交通站长负责传递情报 “我17岁的时候参加革命工作,当时是在老子山区,属于淮南抗日根据地,主要有两个工作内容,一个是在农民抗日协会担任秘书,另外一个是根据地交通站站长,主要传达党委指示、传递信件和情报,地委宣传、组织的很多工作也是由我来做。”李老回忆说。
“当年在交通站传递情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递步哨,就是甲把消息递给乙,乙再递给丙,这样很快地传递下去。还有一种就是‘倒杆’。”
什么叫做“倒杆”呢,李老告诉记者,“盱眙县城沿淮河有很多山,我们在第一个山头树立杆子,发现敌人出城扫荡,就把杆子放倒,后面的看前面倒下也都一一倒下,这就等于告诉群众要转移了。”
炊事员点灯报信躲避扫荡 李老说,在临城区,区委曾组织群众对敌军封锁,逼着伪军送情报。
“敌人有个大队长董树棠,我们经过工作以后把他拉过来,但他还在敌人那边干事,后来敌人一扫荡,董就给我们送信。”李老回忆了一会,接着说,“还有个给敌人做饭的人也是自己人,敌人扫荡前要做饭,那人就将煤油灯点亮,放在碉堡的窗口,因为是夜里,很远都能看到,一个小时内我们就能通知撤离。”
特派神枪手暗杀伪军头目
“当时有个敌军的日伪区长赵子琴,经常带着部队扫荡,抢粮。”说到赵子琴,李老印象深刻。
“他怕我们绑他,所以经常靠近日本鬼子住,抓他很难,军部就派神枪手来暗杀赵子琴。那时候他经常上山去一个姘头家里,军部摸清情况后,准备让神枪手晚上解决他,结果那天赵子琴碰巧没在,打死了他的伪军侄子。”虽然没有打死赵子琴,但是暗杀事件对赵形成了一种威胁,“使他收敛很多。后来,赵子琴在1950年的镇反行动中被抓获处决了。”
单人牵走五匹“大洋马”
李老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单人牵走五匹“大洋马”的故事。
“那时候伪军住在县城附近,日军都住在山上,他们的马就放在城里的一个‘大观’里头。大观就跟我们现在的县政府一样,那时候人都东躲西藏的,没有什么人在里面守卫。有一次,我们盱嘉支队派了一个人进盱眙城区,发现了这5匹‘大洋马’。日军的马又高又大,那位同志自己骑了一匹马,牵着四匹在后面跟着跑,最后把偷来的马送到了二师师部,据说后来送给了罗炳辉师长。”讲起这件事,李老不由得哈哈大笑。
李海明简介:
192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老子山镇,从老子山小学毕业后,于1944年8月考入淮南中学。同年,年仅17岁的他在淮南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李海明先后在盱眙县公安局、滁县公安局、滁县专区公安大队、省公安总队和省公安厅工作,1990年从省公安厅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