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萨马拉
我的暑假生活
第一次做鸡蛋饼
春暖花开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美丽风景
下一篇4 2015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印象·萨马拉

 

牛津

去萨马拉之前,俄罗斯在我心中是一个魅力非凡的国度。俄罗斯人既骁勇刚毅,又具有细腻柔情的一面……多重印象交织在一起,构筑成令人向往的一片土地。因此当知道可以参加萨马拉青年论坛这个活动时,我立刻报了名。

目的地萨马拉市是俄罗斯萨马拉州首府,位于萨马拉河与伏尔加河交汇处,是一座重工业城市。而从合肥到萨马拉,一行人历经多次转乘和等待。尽管抵达目的地时大家都已疲惫不堪,但当奥莉娅和其他志愿者出现的那一刻,他们的热情还是迅速点燃了我们潜在的活力,让我们对这次活动更加期待。而这一行也不负所望地留给我太多新奇的尝试与挑战。

第一天萨马拉国立大学的康斯坦丁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团队凝聚力”的讲座。他的方式非常特别,在简单地介绍了十余分钟后,他带我们以游戏的方式来锻炼小组合作。他将我们中国队、瑞士队和俄罗斯志愿者打散分组,要求我们用乐高分别搭建一所具有特色的城市,并且介绍它的设计理念。一开始我们组的四个人都毫无头绪,不知所措地摆弄着那堆乐高积木。好不容易达成协议搭建出一个类似金字塔式的建筑时却被评为“毫无吸引力”。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志愿者伊万提出了在建筑底下加上轮子的绝妙主意,我们顿时有如醍醐灌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最后组成了一个带有四个轮子的巨大建筑。我们将其命名为“移动城市”,设计理念是两千年后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变得极为恶劣,人们必须不断迁徙才能获取足够的生存资源。另外三组的成果分别是类似教堂、长城和高层别墅的建筑。教授又提出要我们所有人设法将四座城市连接在一起,并说明这个整体的大城市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不知不觉中成了这座“乐高城市”建设中的合作者。

之后去一个类似民族生态村的地方。在那里解说员首先为我们讲述一些当地居民的历史文化,并带我们参观了一个陈列着兵器和铠甲的小型博物馆,之后我们还亲身体验了下“骑士训练”。

这样的体会很容易联想到人们熟知的“战斗民族”这个称号。蒙古基因,伏特加,冰原,酷爱武器和战斗。这似乎就是对“战斗民族”最直观的印象。然而事实上虽然俄罗斯人注重对体能的训练,鼓励学习各种格斗技巧,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喜好战争。在萨马拉有幸参加的“卫国战争”纪念活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俄罗斯人对战争灾难的沉痛思考。当时的苏联人民经过顽强抵抗,最终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活动结束后,人们在肃穆的气氛中走向伏尔加河。河边有志愿者给每个人分发白色的气球,系着气球的白线底端还串着一只白纸剪出来的飞鸟。一只曾在二战中服役的战船开到了河边,领导者在船上发表了关于卫国战争的讲话,所有人一起松手放飞了手中的白气球,纵然不通俄语,并不清楚许多内容,但当我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我还是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对逝者的追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个民族时刻准备迎接战斗,但他们的世界并不是只有战斗。他们热爱生活,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营地里第一次见的人,也可以弹着吉他为我们高唱一曲俄罗斯民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虽然他说话都极其费力,但他仍坚持断断续续地和我交流。在告别时,他很努力地伸手和我握了一下。在常人看来异常简单的一个握手,他却做得微微有些喘气,但他整个过程都面带微笑。那个看来甚至有些扭曲的笑容,是我在萨马拉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之一。

离开萨马拉的前夕,我们向志愿者们送上礼物,并合唱了一曲《送别》。虽然知道对方并不懂这首歌的词,但就和不通俄语的中国人第一次听到《喀秋莎》也不禁潸然泪下一样,那种感情是超出词汇表达之外的。音乐或许是惟一能做到世界通行的语言。否则为何我们唱至“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时,大家都红了双眼。

虽然在萨马拉只有短短十天的时间,但给了我们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的机会,这种机会远比花费几万元跟旅游团走马观花一趟更有价值。而我们在这期间收获的友谊,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记忆中无论是疲惫的身影还是欢笑的眉眼,从此长留,无关时间。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