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名中顾委常委离世远去
张劲夫同志逝世
下一篇4 2015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反右运动中,张劲夫直接找毛泽东要特殊政策保护了一批科学家
最后一名中顾委常委离世远去
反右运动中力保科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劲夫历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务委员兼浙江省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地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同舟共进》2008年第4期曾刊文称,民盟中央曾有一个“科学规划问题”小组,其成员有5人,即曾昭抡、千家驹、华罗庚、童第周、钱伟长,他们曾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

上述文章称,意见书中曾有一句“外行不能领导内行”,这如果是指科学院,可以被认为是针对张劲夫等中共派来的领导,不过,张劲夫却没有借此发难。据说他曾亲自向毛泽东建议:科学家是国宝,在反右运动中应给科学院以特殊的政策。毛泽东吃惊于张劲夫竟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当时张劲夫不仅要了政策,还拟出具体的保护名单,直接保护了一批人。

凤凰卫视《腾飞中国》节目也曾介绍,1957年反右运动兴起,张劲夫经过反复的权衡思考,在党组会上提出自然科学机构的反右斗争由院党组负责,并建议采取保护的政策,为此他直接找到了毛泽东,讨来了“尚方宝剑”,在他的领导下科学院起草了一份文件,划定了标准,并以中央的名义发到全国,张劲夫还提出对于老科学家“谈而不斗,谈而不批”,在中央下发的这个文件中还明确规定了院属单位的科学家划右派必须事先经院党组同意。

沈阳金属所的科学家葛庭燧被当时的所党委定为右派,张劲夫得知此事马上坐飞机到沈阳去制止,经过他的努力葛庭燧算是过了这一关,正是得益于张劲夫的力保,科学院没有一个科学家被划为右派。

另据《科技日报》消息,1958年,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后,部分研制人员欢聚在机器前,庆祝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当时,张劲夫来到机房观看了“表演”,并正式命名这台计算机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同时还风趣地说,还应该给这台计算机取个小名,叫做“有了”,表示中国“有了”计算机。

“临危受命”出任财政部部长

1975年,张劲夫出任财政部部长。

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也是财政工作遭受破坏后艰难起步的年代。

据王丙乾所著《中国财政六十年回顾与思考》一书记载,张劲夫“临危受命”,想方设法化解国家财政面临的困境,集中精力抓大事,处理解决当时面临的关键问题。

张劲夫到财政部刚一上任,便逐个司局听取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他认为,除了抓紧财政金融的整顿之外,就是要狠抓财政增收节支,扭转困难局面。

王丙乾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财政部部长等职,他认为,“张劲夫在任财政部长期间,积极维护国家财政的运行,争取财政的复苏,为国家财政顺利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打下了基础,可谓功不可没。”

1980年,张劲夫接替万里,一人肩挑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省长双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曾报道称,张劲夫接替万里担任安徽省委书记后,起初对包产到户有些犹豫,提出设定一个日期,之前一律合法,之后暂停,不过,经过调研后,张劲夫开始支持包产到户。他向中央写报告说:过去曾说过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可以搞3年,现在看来,如果群众认为这种办法好,不要受这个限制,可以长期搞下去。张劲夫的报告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之后,包产到户便很快在安徽得到复兴和普及。

1982年起,张劲夫担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别忘了带点家乡的特产”

1995年初秋的一个星期六下午,家乡人去拜望已是八十岁有余的原国务委员张劲夫老人和他的爱人胡晓风,并追记写文。

该篇纪念文章介绍,张劲夫依然能清楚地回忆起家乡的村名。“那是我的老家啊,怎么不记得呢?记得我小时候还爬过棋磐石呢。那个棋磐石,上面的面积很大,相传太白金星在上面下过棋。石头非常陡峭,很难爬上去的,我十几岁的时候,到那里玩,费了很大的劲才算上去,下来的时候,也是耗了很长时间。棋磐石,上去难,下来更难啊!”

离家几十年后,张劲夫仍时时关心着家乡。“当听我说家乡这些年没有太大变化时,他表情凝重:“会慢慢好起来的。”

聊了很长时间后,张劲夫起身去房间里穿了件蓝格子外套,再到客厅来回踱步,爱人胡晓风笑着说,“你们看这个老头子,昨天他女儿才给他买的这件衣服,今天看你们来了高兴,就‘韶道’起来了。”

被老伴看穿,张劲夫有些不好意思,一个人去南边的窗户下研究棋盘上的围棋布局了。

张老把我们送到门口,一再叮嘱说,“你这个小侄子要常来啊!来时候别忘了给我带点我们肥东的特产噢。”

最后的中顾委常委

张劲夫的离世,也意味着一代中顾委常委的远去。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成立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

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办的《世纪风采》杂志记载,1980年8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研究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问题时,邓小平郑重地说:“中央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名称还可以再考虑。连同中央委员会,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明确规定各自的任务和权限。这样,就可以让一大批原来在中央和国务院工作的老同志,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指导、监督和顾问的作用。同时,也便于使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班子更加精干,逐步实现年轻化。”

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最令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是设立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没有过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顾委)。会议根据新党章“中央和省一级设顾问委员会的规定”,选举产生了172名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一大批原先在中央、国务院、军队系统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以及政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并在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老同志,率先垂范地退出了第一线的领导岗位,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与此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比较年轻的党员第一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

邓小平对中顾委委员的“定格”是:“可以列席中央全会,顾委副主任可以列席政治局会议,必要时顾委常委也可以列席政治局会议。也就是说,中顾委副主任和常务委员在党的生活中的级别,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委员。”

这个过渡性组织因其成员多为重量级中共元老而富有威名。据人民网此前统计,两届原中顾委委员近300人。

张劲夫在1987年举行的中共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5年后,1992年,中顾委不再设立。                星报综合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