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已经是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跟以往相比,这次的赛事有哪些新变化?昨日,RoboCup中国委员会主席、中科大教授陈小平为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详解了此次比赛的“与众不同”——“这是有史以来创新性最强的一届机器人世界杯!”
机器人评分更看重识别人的“姿态”,改用机器当裁判,机器人的成本必须控制在1.5万元以内……这些变化都是让机器人的性价比更好,能更快地量产,然后走入寻常百姓家。
A 光识别“人脸”? NO,还得识别“姿态”
识别人脸,近年来这项技术已经在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也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你知道吗?这次机器人世界杯要从识别“人脸”升级到识别“姿态”。
“今年将人脸识别的分值适当降低,转而增加了姿态识别的有关分值。”陈小平解释,这要求机器人除了能识别静态的人脸,还能识别动态的姿态,接着执行用户的命令。
在陈小平看来,姿态识别是一个比人脸识别更前沿的领域,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的应用上,“希望通过比赛来推动姿态识别的研究,帮助机器人更快地走进市民的生活中。”
除了姿态识别外,这次对机器人的考察还放在了不同的环境中,比如说地毯的厚薄、软硬等,提高它们的适应能力,一旦机器人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区别,今后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生活的需求。
B 硬件成本高于1.5万元 无缘比赛
“参赛硬件成本必须低于1.5万元,否则无缘比赛。”陈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过去的比赛中,有些参赛队伍为了取得好名次,不惜重金使用好硬件,虽然成绩不错,但价格太贵,不利于机器人走进寻常百姓家。
如今,服务机器人进入比赛已经10年,陈小平觉得,必须要由基础研究转到现在既重视基础,又体现应用需求上来,“运动和感知系统是核心,这两块成本不能超过1.5万元,希望在成本控制下,有更多团队能研究出性价比更高的机器人。”
C 12个摄像头当裁判 想不公平都难
“今年,服务机器人项目首次引进了一套自动裁判系统,也就是说,以往人当裁判的情况不会发生了,而是让机器判断有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何为自动裁判系统?陈小平解释,其实就是在场地四周的12个不同位置设置了12个摄像头,从12个方向检测机器人的行为,通过这些摄像头来精确地判断机器人的行为有没有达标。
“机器人的未来要量产,现在机器当裁判,就可以为将来机器人出厂前的工业化手段检测做准备,甚至于自动检测。”陈小平觉得,只有突破人工检测的瓶颈,才能确保机器人的量产。
花絮
嘉宾致辞 请来机器人翻译
“下面是致辞环节,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位嘉宾翻译‘飞飞’。”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一个圆乎乎可爱的机器人就出现在主舞台上,原来它就是飞飞。
“Hello,good morning!”别看飞飞的个头只有几十厘米高,但给嘉宾当起翻译来一点儿不含糊,无论是短句还是长句,都难不倒它。
说到“欢迎”时它张开双手,说到“bye bye”时它向上挥舞着手臂……就在翻译的间隙,它还时不时摇晃着白白的脑袋,点头摇头,看上去可爱极了。 记者 沈娟娟
无人机拉起“欢迎”标语
“开幕”的消息一宣传,还没等精彩的比赛开锣,无人机就给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带来了一个惊喜。
从主席台的两侧,两台无人机垂直起飞,两条标语缓缓升起:祝贺大赛圆满成功(中文)、Welcome to Hefei,China(英文),在两名工作人员的操纵下,无人机在现场飞行了大约两分多钟,之后缓缓降落在地面上…… 记者 沈娟娟
选手遗忘参赛证
19日8时50分许,机器人世界杯赛即将开幕,繁华大道与松谷路经开交警储超接到一名志愿者求助,她所带领的两名法国参赛选手因为参赛证、图纸等遗留在所住酒店,无法入场报到,非常着急。因为正直早高峰,打不到车向民警求助。储超接到求助后,立即向大队汇报情况,开启警车载上参赛选手赶往酒店,仅仅用时2分钟。合交宣 记者 张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