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们年少青春,战场奋勇杀敌;如今,他们沟壑纵横,面孔写满沧桑。
但只要回忆起曾经的枪林岁月,穿上军装,戴上军功章,“老兵们”会迅速挺直佝偻的脊梁,将右手举过头顶,向人民敬礼,向岁月敬礼,也是向自己敬礼……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走进三位“合肥老兵”的家里,听他们讲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合肥老兵赵畴海:对阵臭名昭著的冈崎大队获全胜
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来到赵畴海老人家里,如今老人耳朵有些听不清了,对话需要手写,或者老伴传达。但知道记者来意后,对于那段历史,他有“说不完”的故事……
关家垴战斗,是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进行的一次最大的进攻战役,对阵敌人就是臭名昭著的日军冈崎大队。
“1940年10月30日,冈崎大队被我们团包围。经过一天的对决,黄昏时刻,总攻开始了。首长将从北面主攻关家垴的任务,交给了我所在的二营,接受任务后,营部决定用八连作为突击连,而我此时,正是八连中的一员。下午五时,总攻开始了……在炮火的有力掩护下,八连连续攻下了三个土坎,但当往第四个土坎接近时,却被敌人的九二式重机枪压制得抬不起头来。为了消灭这挺机枪,连长王恒忠提着手榴弹,带着一个组侧面摸上去,谁知刚一登上土坎,就被敌人发现了,一排子弹扫了过来,连长牺牲了……”老人说,战士们看到连长牺牲了,都气坏了,采用了挖地道的方法,一直挖到敌人重机枪阵地附近,再一起猛冲上去,敌人来不及调转枪口,就被刺刀戳死了。
前进的障碍扫清了,部队顺势攻上了关家垴。最后,冈崎大队700多人,被消灭了600多,要不是天黑不好找和援兵来得快,剩下的这些残兵一个都跑不了。
合肥老兵王明珍:一刀刺穿日军小队长的心脏
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见到了这位90岁的“老战士”。说起那段历史,老人不时地擦拭眼泪。
在王明珍的额头上,如今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处伤疤。而这块“显而易见”的疤痕,是王明珍最为惊险的一次,也是他自己认为几次生死劫中最接近“死神”的一次。
时间回到1945年4月,在一次围剿战中,王明珍所在部队,将由好几百人组成的日本作战小分队,赶至一家农户大院。
那时,由于子弹紧缺,不可以随意开枪,只要枪响,打不到鬼子,都会被连长教训。
“所以冲锋号一吹,我们全部上刺刀,进入大院。当时,我就看见日军的小队长负伤了,立马冲上去,对他说:‘缴枪不杀’。看他没有反抗的意思,我就上前收缴枪支。谁知道小队长迅速拔出指挥刀,向我砍来,我躲闪还算迅速,就那样,他的刀尖还是刺到了我的额头,流出血来,我当时非常气愤,一刀刺穿他的心脏……”
战争结束后,王明珍入学合肥炮兵学院(现陆军军官学院),退休后也一直生活在合肥,如今已90岁的他,每天还会想起“枪林弹雨”的日子……
合肥老兵张翻身:上午参军,下午就开始战斗
张翻身,1928年出生于山西运城闻喜县的一个小山村,一生荣获过四次特等功、一次二等功。
对于“七七事变”,当年只有9岁的张翻身,心中同样有着抹不去的记忆。“当时进城的时候,城门口有日本兵站岗,如果想进城,就要先给他们低头敬礼,然后才让你进去,进去后还得给他们低头敬礼……”面对日军曾经的种种恶行,张老愤慨地说道。
张老直到16岁那年才正式参加了八路军,上山打起了游击。张老对记者说,“那是1945年8月10日,八路军地下党的一个区长,秘密地把我们村里7个要饭的和长工召集起来开会,号召我们参加八路军,那时候,只知道当兵之后有饭吃、有衣穿,还能学文化,我们便积极地参加了,结果上午参军,下午就上战场打仗了。”
开始跟随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回忆战争年代,张翻身说,与敌人相比,当时的八路军装备简陋,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但是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挫伤战士们的斗志,打倒日本侵略者的信念始终激励着战士们。“我们的装备虽然很差,但是战士的士气都很高,一说日本人来了,大家就特别有精神,个个争着往前冲……”对于这段难忘的历史,张老回忆道。
张云逸: 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
张云逸(1892-1974),海南文昌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1931年率部进入湘赣苏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后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后率部东进,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
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云逸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指挥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11月,率两个连到江北无为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后率部东进,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兼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12月下旬,日军由南京、蚌埠等地出动2000余人,向津浦路西周家岗、大马厂等地“扫荡”,驻古河的国民党军队闻风逃窜。他和徐海东、罗炳辉等指挥部队采取“诱敌深入”、“敌退我进,敌守我攻”的战术,在周家岗、玉屏山、陈郢后山等地与“扫荡”的日军进行了3天激烈的战斗,毙伤日军16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扫荡”,并乘胜恢复了周家岗、大马厂、古河等地。从此,我军威震皖东,树立和扩大了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为创建巩固的皖东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开辟苏浙皖边敌后新区
1940年9月,他指挥第四、第五支队主力与日伪军进行了大小战斗65次,毙伤日伪军600余人,取得了夏季反“扫荡”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皖东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 张云逸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直接领导第二师同日伪军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斗争,同时注重加强根据地建设。1943年11月陈毅代军长赴延安后,他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他于1944年7月部署第四师主力西进,基本上收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同年冬,又部署第一师一部渡江南下,开辟苏浙皖边敌后新区。接着又指挥新四军各师开展对日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大片失地,为创建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重要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 张云逸历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9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3位军事家之一。钱海峰 吴人迪 星级记者 俞宝强